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 九年级 期中 2018-12-23 4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亭记》中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书”指《尚书》。
C.《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末明初小说家。
2018-12-2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Acuò   Bcuō)折都不屈服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容饶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A脚踏实地   B兢兢业业)的跋涉,一切(A幻想   B幻像)都是虚无缥缈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我们要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踏着青春的脚步,做一个奋勇向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huǐ(A诲   B悔)。

3.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4.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5.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018-12-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水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下面各项中,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7.请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8-12-2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予观夫巴陵胜状(        )
(2)斯人(        )
(3)先生轼言(        )
(4)子不识范文正公(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10.(1)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2)【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B.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C.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D.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2018-12-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kǒng zǒng),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选文开头从一位读者的经历写起,有什么好处?
1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A.马南邨《燕山夜话》:“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B.梁实秋《书》:“挤在书肆里读书,应该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
C.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2018-12-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

秦文君

①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②我曾一度认为爸爸太软弱,太慈爱,他从来不发火,一辈子也没有对立面,总是心平气和。不过爸爸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式。

③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④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

⑤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还布置个荷花池,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⑥刚进小学时,我曾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干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⑦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了。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做逃学的坏孩子。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方嘴里塞一颗糖,爸爸说这个叫堵嘴的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后来他们甚至忘记我这个不好的“前科”。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⑧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它给了我写作的动力——爱,有父母之爱,有师生之爱,也有家人之间的爱,还有各种生活在周围的人的爱,也有读者的爱。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个淘气、聪明、爱读书、想象力丰富、自尊心强的孩子。
B.“我”爱读书,“我”关注的第一本书是小说《红岩》。
C.文章结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D.“我”的爸爸以鼓励、温和宽容的方式教育孩子。
17.文中哪些事能体现爸爸教育孩子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8.品味和赏析。
(1)“他把这件事处理行轻描淡写”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轻描淡写”的含义和作用。
(2)“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的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评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19.“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文中多次提到“温暖的童年”,作者不以此为题,却用“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2013-05-24更新 | 5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种声音]

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网友“平民布衣”: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到底能不能接受?增加一个弟弟(妹妹)来分享父母亲人的爱,他(她)的心理平衡不平衡?网上不是报道了一些孩子逼迫父母放弃生育二胎的事例吗?

大楚网:放开政策后,生育潮是否会如预期般出现,政策都不应该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杠杆。“入园难”“入托难”的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许多家庭;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消除。如果真想鼓励民众生育,就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顾虑,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养得好。

【漫画两幅】

21.请根据“政策背景”的内容,概括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
22.观察漫画一,说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父母为什么还纠结。
23.请结合“各种声音”和漫画二,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消父母生育二孩的顾虑。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4.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晁盖派遣刘唐持重金和书信酬谢宋江当初通风报信的救命之恩,宋江收下了晁盖的酬谢书,婉拒了谢金。(      )
(2)李鬼与其妻合谋要杀害李逵,谋他银两,李逵得知自己上了李鬼的当,怒杀李鬼夫妇。(      )
2018-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下面对《水浒传》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须长。”写的是《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
B.“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二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这段话中红旗上的字写的是宋江和晃盖两位首领的称谓。
C.《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期待“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D.“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为保生辰纲的安全,他煞费苦心,处处小心谨慎,但生辰纲还是被吴用等用计夺取。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6. 绿叶离开了枝头,但对根的怀念不会消失在秋风中;雨滴离开了天空,但对云的怀念不会消失在大地中;骏马离开了草原,但对家的怀念不会消失在迁徙中……万物皆有情,更何况人。是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怀念的人和事、景和情。

请以“怀念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8-1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2
基础知识综合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选择题
2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250.65名著导读
三、基础知识综合
3-5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诗歌鉴赏
6-70.4李白(701-762)  诗
五、文言文阅读
8-110.4范仲淹(989-1052)  苏轼(1037-1101)  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
六、现代文阅读
12-150.4其他当代作家  杂文
16-200.65记叙文
21-230.65其他
七、名著阅读
240.65名著导读
八、作文
26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