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9-08-20 202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几个便用纸(kuī)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B.不必说碧绿的菜(wā),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C.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娑着来到炉子跟前,(jiǎn)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D.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mó)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不少词。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
C.阳春三月,公园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美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D.小宁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他却没有进入年级前十,家长喜出望外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想、高兴、他们、愿意”分别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
B.“鱼塘”“地球”是单义词;“包袱”“负担”是多义词。
C.“狭隘、卑鄙、凶狠、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D.“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运用了比喻修辞。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2)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5)《论语》告诫我们要学思结合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8-20更新 | 17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6. 4月23曰“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增长见识;
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B.《观沧海》中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C.《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2019-08-19更新 | 7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8.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B.《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C.《江南逢李龟年》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D.《夜上受降城闻笛》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名著阅读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就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而一进门口所看见的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我虽然也曾瞻仰过一回这“阴司间”,但那时胆子小,没有看明白。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素,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

9.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选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选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
A.阿长与《山海经》       说明“我”和许多人最愿意看戏的原因
B.《无常》                    说明“我”和许多人最愿意看活无常的原因
C.《活无常》                    说明“我”和许多人最愿意看活无常的原因
D.《五猖会》                    说明“我”和许多人最愿意看戏的原因
10.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
B.《狗·猫·鼠》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C.《朝花夕拾》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D.鲁迅的作品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2019-08-20更新 | 7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文言文阅读

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遽诘:急忙问。⑤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⑥厅事:指大堂。⑦卒:军中伙夫。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       因:趁,乘
B.将军其言之大而夸也             以:认为
C.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适:恰巧
D.一百字能之                           亦:也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切问近思(《〈论语〉十二章》)
B.相委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C.博学笃志(《〈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不愠(《〈论语〉十二章》)
13.下列句子,与“何难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认为庄有恭说话像个大人而夸奖庄有恭。
B.庄有恭巧妙地对对子,表现了他年龄不大却才华过人。
C.文章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来表现庄有恭才思敏捷。
D.“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2019-08-20更新 | 7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吃声。

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咧!”

他高兴了,笑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的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地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选自《读者》2015年第20期,有删改)

16.请根据下表对文章进行梳理,在空格处补充情节或“我”的心理感受。
情节老师自报姓名老师为“我”治伤老师了解养蚕的事师生养蚕网丝
“我”的心理感受新奇高兴难过

17.阅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深刻含义。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以“蚕儿”为题,试体会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19更新 | 6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同步练习1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子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20.段画线句子中的具体指代什么?
21.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2.文章第段借子贡的慌慌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
23.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作文
请以“做了一回最好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字形
20.94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词义辨析  修辞手法
70.94
80.94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60.4文段综合
四、名著阅读
9-100.94鲁迅(1881-1936)  名著导读
五、文言文阅读
11-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4小说
20-230.4散文
七、作文
24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