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时训练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9-08-22 5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A.shèn   zhuó   zhǔ   bān
B.cān     zhuō   shǔ   bān
C.cān     zhuō   zhǔ   pān
D.shèn   zhuó   shǔ   pān
2019-08-22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时训练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扳发了诺贝尔奖。
B.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C.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D.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讹收入。
2019-08-22更新 | 6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时训练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 )
(3)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选择题 | 较难(0.4)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取句子主干为:评议权属于评委会。
B.“巨款”是名词,“投资”是动词。
C.“这”是代词,“但”是连词。
D.“设立诺贝尔奖金”是动宾短语,“合法拥有者”是偏正短语。
2019-08-22更新 | 8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时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撒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罐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因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在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6.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7.选文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8.“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9.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2019-08-22更新 | 4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时训练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0. 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得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1. 王皓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名著,一个星期后,这本书内出现了各种符号、文字和图画。在归还图书的时候,管理员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常做笔记,才能把书读懂,否则根本不叫读书。”如果你是管理员,你会怎样劝说他?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填空题
1
现代文阅读
1
语言表达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10,11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4短语的结构  现代汉语实词  单句的类型
二、填空题
30.65新闻稿
三、现代文阅读
6-90.4新闻
四、语言表达
100.65压缩语段
110.65劝说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