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二模 2019-08-28 4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时(zhàn)        红(yān)        附会(qiáng)
B.育(pǔ)          取(móu)        为人知(xiǎn)
C.惆(chàng)       (miǎn)       吹毛求(cī)
D.喧(xiāo)        猎(shǒu)       相形见(chù)
2019-08-2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数据显示,贵州目前已建成公路桥梁约2.1万座,几乎 当令世界全部桥型,因而贵州有“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如此,在世界前100名离地最高、跨度最大的桥中,就有40多座在贵州。 ,贵州桥梁的世界地位

A.囊括   尽管   但是   不言而喻B.包含   即使   那么   当之无愧
C.囊括   不仅   所以   显而易见D.包含   不但   而且   理所应当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2019-08-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B.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2019-05-27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5. 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
B.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2018-07-17更新 | 57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不完满才是人生》,回答下列小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改动)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A.标题“不完满才是人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列举了从皇帝、大臣到平头百姓、知识分子这些人相同或不同的不如意的事情,意在表明世界上人生不如意没有例外。
C.汉武帝、唐太宗的人生不完满是指没有找到灵丹妙药让自己长生不老、长生不死,除此之外都是完满的。
D.作者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7.“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下面的论据,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封建社会的皇帝老爷在杀人灭族、王位继承、宫廷斗争中,其不如意的程度远远超过百姓。
B.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有不测,立刻自尽。
C.平头老百姓人生不如意的事举不胜举:早市被小贩“宰”、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包、踩或被踩对骂甚至对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D.知识分子,更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备尝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8.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2019-05-27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小石潭记》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石底以出             卷:弯曲(或翻卷)
B.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的样子
C.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狗牙
D.乃记之而             去:离开
10.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文章写景角度巧妙,寥寥几笔,直接写出潭中游鱼的形态、姿态,正面写水,直接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2020-10-20更新 | 8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刘禹锡《竹枝词》)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6)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2019-05-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遂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碎其土偶

【注释】①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②樵夫:以砍柴为生的人。③逆:迎上去。④觇:悄悄地看。⑤甫:刚刚。⑥高义:深厚的情义。⑦盍:何不。⑧土偶:指泥塑的山神。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神以邓樵夫(        )
(2)碎其土偶(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对樵夫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019-08-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章《花开屋外,福藏心中》,回答下列小题。

花开屋外,福藏心中

若蝶

①有一年冬天,因生活中的各种不顺,我去外省女友处小住了一段时间。

②临近年关,女友带我去山上采风,下山时顺道看望了一位老人。冬日的村庄,寂静安详,透出几分荒凉。女友带我走近一户农家,几间老旧的土坯房静静地卧在北风中,老房的四周围着篱笆院墙

③推开半掩的斑驳的木门,扑进眼帘的是一地的红,像一片片玫瑰花瓣洒落在院中,仔细看是一幅幅写着“福”字的春联。

院当中一位穿着藏青色旧棉袍、戴着风雪帽、满脸堆起沟壑的老人,正手握毛笔,在院中的一张木桌上书写春联。

⑤每写好一张,就有一个五六岁穿着红花棉袄的小女孩,接过去铺在地上。灰白的泥土地面上,铺满了一张张红纸,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一个个大写的“福”字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院中。

⑥来的路上,女友告诉我,这户人家只剩下祖孙俩人,老人唯一的儿子,五年前不幸因病去世,不久儿媳妇离开了家,从此再无音讯。一老一小朝夕相伴,冷暖相依。女友在民政部门工作,逢年过节会给老人送来慰问品。

⑦老人见到我们,忙放下手中的笔,搬出一条长凳,用袖子抹了一把浮灰,招呼我们坐下。

⑧我低头看着一地的红纸,老人的字写得不算好,但每个“福”字都匀称周正,力透纸背。满地的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炸开在灰土地上。满脸喜气的小女孩,像欢快的音符,在火苗上不停地跳动着。

⑨陋室破衣,命运多舛,福在哪里?

⑩忽而一阵风过,一缕幽香挟裹而来。啊,是腊梅的香气,我循着花香寻找到东院篱墙边的一树梅花,朵朵鹅黄色的花蕾俏立枝头,像一粒粒米黄的珍珠串在枝干上。我环顾了一下小院,发现小院的四周都种着花草,有芍药、月季、一串红、大丽菊……都是些普通的花草,但春有红月季,夏有美人蕉,秋有菊冬有梅,祖孙二人的生活里,一年四季都有花香缭绕。

⑪“大爷,写这么多福字千什么用呀?”女友问。

⑫“送给乡亲们的,每年我都给每户人家送几张福字,我也识不了几个字,写不出啥好东西,只能给大伙儿写几个福字”老人的声音依然洪亮有力,听不出沧桑浸泡过的味道。

⑬“大爷,这娃的娘有消息吗?”我爱怜地看着正在摆弄“福”字的女娃,追问老人。

⑭老人看了小孙女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⑮“大爷,你恨她吗?”

⑯“恨啥呀,孩子有自己的难处吧。”老人说着深嗅了一口梅香:“腊梅真香呀!”

⑰临走时我在女友的耳边叮咛了几句,塞给她五百元钱,女友把钱递给老人:“大爷,国家又给你发钱了,过年了,买点好吃的。”

⑱老人忙用手挡了挡:“怎么又给钱?我们祖孙俩够用了,钱留给别人家吧,我这把老骨头,暂时还能拉扯孩子几年,不能老花国家的钱。”在女友的再三坚持下,老人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⑲老人进屋,拿出一个布口袋递给女友:“这袋花生拿着,自家种的,可香呢。”

⑳谢过后我们起身告辞,我回头再看一眼土墙边的梅花,莹黄剔透,朵朵生香,给荒寂的小院绘出一抹亮色。

㉑福在哪里?就在老人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上。我又望一眼满目春波的女孩,知道她活在春意荡漾的庭院,爷爷将人世的风雪挡在了门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心上也是开着花的。

㉒花开屋外,福藏心中。那一天我给老人送去了物质救济,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

16.选文写了老人的哪几件事情?请仿照例句,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要把救济款留给别人、__________
17.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院当中一位穿着藏青色旧棉袍、戴着风雪帽、满脸堆起沟壑的老人,正手握毛笔,在院中的一张木桌上书写春联。(从描写的角度)
(2)满地的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炸开在灰土地上。满脸喜气的小女孩,像欢快的音符,在火苗上不停地跳动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第⑩段是对小院环境的描写,说明老人生活条件舒适,懂得享受生活。
B.第⑫段中的“恨啥呀,孩子有自己的难处吧”一句写出了出老人内心的绝望。
C.老人把福记在心中,所以写出的“福”字匀称周正,力透纸背。
D.文章末段巧妙点题,意味深长,同时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引人深思。
E.文章第⑨段承上启下,从上文对爷孙俩居住环境差、衣着简陋和命运多舛的描写,转入后文对“福在哪里”的叙写,增加文章的条理性和语言的流畅性。
19.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你认为作者能从老人那儿得到哪些精神救济?
2019-08-2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0.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移动支付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载体,载体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付钱时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给收银员扫一下就完成交易了。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的支付环节,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互联网上,PC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设备用户显然不需要让他人知道甚至共享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保障了支付的安全。当然,移动支付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手机仅仅作为通讯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丢失手机、密码被攻破、病毒木马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损失。

【材料二】

【材料三】据北青网报道,作为新生事物的移动支付,老年人接受起来肯定会慢一些,因为他们会喜欢传统的支付手段。记者在某社区针对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55岁至65岁这个年龄段里,50%以上老人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涵盖日常购物、收发红包、家庭缴费、共享单车等。而在65岁至70岁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会使用移动支付3次以上,使用范围和第一年龄段老人区别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而在70岁以上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使用移动支付1次。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很有自己的特色。
B.智能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交易,方便了人们使用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
C.移动支付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之一。
D.老年人喜欢作为新生事物的移动支付,是因为它比传统的支付手段更加安全。
(2)读完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说说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
2019-08-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1.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下面名著相关情节中相应的人物。
名著片段
有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的讥讽和嘲笑。(1)______由此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后来感情破裂,两人分手。
十八岁时,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2)______省吃俭用,在三年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
为晁盖献计,夺了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金银珠宝。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3)______用计劫了法场。
(4)______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呀,不省人事。

2019-05-2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阅读下面《西游记》片段,并回答问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述孙悟空第一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2019-08-2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3. 作文。

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梦想,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


青春年少的我们自然少不了美好的“梦”,请以“追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08-2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标点符号
二、诗歌鉴赏
50.65
三、现代文阅读
6-80.65杂文  季羡林(1911-2009)
16-19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四、文言文阅读
9-110.65柳宗元(773-819)  山水游记类
13-150.4中国古代作者  小说类
五、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综合性学习
200.65图文转换  文段综合
七、名著阅读
210.65文学常识综合  施耐庵(不详)  吴敬梓(1701-1754)  名著导读
220.65吴承恩(1507-1582)  名著导读
八、作文
230.4成长与人生  人与自然  科技与文教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