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开学考试 2019-10-02 2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yān)       痛(chì)           (sǒng)       仰之高(mí)
B.修(qì)        琐(wéi)          (tiè)          兀兀穷年(wù)
C.告(qìng)     (tà)            头(càn)          怏怏不乐(yāng)
D.点(zhuì)     (zhuō)        (huì)          息凝神(bǐng)
2019-10-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稍,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B.那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从中歌唱……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响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019-10-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2019-10-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2019-10-02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不可得                  竟:竟然
C.转转不                  已:停止
D.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               康肃笑而遣
B.睨之久不去               濯清涟不妖
C.蒙辞军中多务            钱覆其口
D.蒙始就学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7.对“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C.你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D.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8.下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条理清晰,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B.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简明生动。
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D.本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
2019-10-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9. (1)补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
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请完整地默写杜牧的诗歌《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