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19-10-05 1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活就是奋斗,只有qiè(      )而不舍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付出,一味地索取只会埋葬理想;走上田lǒng( ),欣赏春天的美景;融入江河,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shuò(        )果,品味秋天的斑lán (        );走过寒冬,迎接春日的暖阳!

2019-10-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D.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2019-10-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B.《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事实证明,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D.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的作品。
2019-10-0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陋室铭》中的“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别人在赞美,在惊叹,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这句中的“而”是连词。
D.臧克家既是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又是伟大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的代表作有《红烛》《死水》。
2019-10-05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5. 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3)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4)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1)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 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 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 A :“车呢?”


选段中人物A是__________(人名 ),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2)下列有关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骆驼的出现重新点燃了祥子买车的愿望,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成为了泡影。
B.刘四爷是土混混出身,人和车厂的老板,没有儿子,只有虎妞这一个女儿。刘四爷看到祥子健壮老实,就想招他做女婿。
C.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塑造了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等一批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形象。
D.《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2019-10-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语文综合实践
我校七年级正在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写出一则爱国故事(不超过15个字)。
(2)你参加歌咏比赛时选择的曲目是《歌唱祖国》, 请根据歌词说说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2019-10-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②陂:池塘。③堑:护城河。
(1)诗歌前两句中,“       ”字生动地写出了青葱的北山染绿了池水,“           ”一词写出了碧绿的春水波光闪闪。
(2)第三、四句中,诗人外在的行为透露了他内心的情感,请试作分析。
2019-10-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学书不成,
②剑,一人
③不
终为刘所败
10.下面与例句“足以记名姓而已”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以钱覆之(《卖油翁》》)
C.盖以诱敌(《狼》)
D.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13.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2019-10-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母亲的位置》,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铺小小的土炕,挤着一家子人。到晚上,母亲总是睡在炕梢的位置。似乎窗外总在刮风,没黑没白,无休无止,从窗隙往屋子里挤,鞭梢似地一甩一甩,砸出满屋酷寒。母亲缩在炕梢,蜷睡着,却突然惊醒坐起,掖好孩子们的被角,又把掉落一旁的衣服重新盖上他们的被子。屋子里漆黑一片,母亲所做的一切,全靠了母性的本能。母亲像猫一样警醒。

②那铺土炕,母亲永远睡在炕梢。有时是整个身子,有时是半个身子。经常在梦中,她滚落地上,嘴里发出一声惊呼,未及完全喊出,又被硬生生咬断。她想起男人还睡着,想起孩子们还睡着,她怕惊扰了他们。

③终于决定盖一栋房子。孩子们像雨后的笋,晚上,她甚至没有将身体蜷起的空间。石子是她和男人从山上采的,先采了大石,然后用小锤一下一下地砸碎;沙子是她和男人从河滩上推的,两个人深弯着腰,独轮车轧开深深的痕;泥板是她和男人亲手脱的坯,平场上一排排一行行,那些天她心惊胆战,生怕空中落下雨滴。房子不大,进展缓慢,可是女人知道,它毕竟是一栋房子,当房子盖好,她和男人,还有孩子们,再也不必在一铺炕上挨挤了。

④房子盖到大半,她搬了进去。她说她得看着她的房子,尽管那里面几乎什么也没有。但是那里有炕,母亲睡在那里,老屋的土炕便不会太挤。忙累一天的母亲沉沉睡去,没有男人和孩子在身边,她睡得格外香甜。那时窗子还没有镶玻璃,屋子就像冰窖,母亲浑然不觉。

⑤房子盖好了,搬进去,却仍然有些挤。女儿已经长到需要一间单独房间的年龄,母亲只好和男人和儿子继续挤一铺大炕。现在母亲再也不用蜷起身子睡觉了,可是她却不肯再睡炕梢。那个冬天,她一直睡在靠窗的位置。那是屋子里最冷的地方,冷风顽强地挤过窗隙,把熟睡中母亲的脸冻僵。母亲睡着,又突然醒来,黑暗中,为男人掖掖被角,给儿子的被子加盖一件衣服。她醒得总是恰到好处,她像母猫一般警醒。

⑥春天和秋天里,母亲却让开了靠近窗户的位置,又一次睡到炕梢。她对儿子说早晨会有阳光,那阳光暖暖柔柔的,照在脸上,会很舒服。后来她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些有关阳光的知识,更不肯再睡到窗前了。她喜欢说“营养”。她说春天和秋天的阳光有营养,照到谁的身上,谁就多吸收一分营养。母亲一本正经的郑重表情,常常把她的儿子逗笑。

⑦后来,生活就变得好了。

⑧后来,母亲就跟着儿子进了城。

⑨再后来,有一天,突然,母亲就病倒了。

⑩母亲病倒了,接连打了很多天的吊针。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病床靠着明净的窗户。她一连很多天下不了床,她的眼睛忽睁忽闭,呼吸时缓时急,思维时明晰时愚钝。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儿子红着眼睛,日夜守在母亲床前。可是母亲仍然顽强地活着,她在等待女儿从国外归来。

⑪儿子是在清晨突然被母亲推醒的。一整夜他都陪伴着神志不清的母亲,那时候他刚刚睡着。睁开眼睛,他吓了一跳,几天未曾下地和进食的母亲,竟然站在他的床前!母亲微笑着,沙哑着声音,却是一本正经地说:“咱们换换床位吧!……现在,我的那张床上,有营养……”

⑫儿子看到,母亲的床头,有一缕微不足道的阳光……

14.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母亲位置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

总是睡在炕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屋子里最冷的地方

又一次睡到了炕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打动人心的是对细节生动细腻的描绘。
B.第①段“似乎窗外总在刮风,……从窗隙往屋子里挤,鞭梢似地一甩一甩,砸出满屋酷寒”中,“挤”“砸”描写出冬天寒风的凛冽,极富力量感。
C.第④段中“那时窗子还没有镶玻璃,屋子就像冰窖,母亲浑然不觉。”母亲“浑然不觉”寒冷,只是因为她白天过于劳累了。
D.“母亲像猫一样警醒”“她像母猫一般警醒”,文章两次将母亲比作警醒的母猫,描写出母亲为了照顾家人时刻保持着紧张而辛苦的状态。
16.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经常在梦中,她滚落地上,嘴里发出一声惊呼,未及完全喊出,又被硬生生咬断
17.简要分析题目“母亲的位置”的含义。
1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

——李森祥《台阶》


请简要分析本文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中描写方法上的相同点及其作用上的不同点。
描写方法相同点:
描写作用不同点:
2019-10-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作文

少年时光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懂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记叙文;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9-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85标点符号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40.65排比  文化常识综合  连词  作家作品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名著阅读
60.65老舍(1899-1966)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五、综合性学习
70.65简明、连贯、得体
六、诗歌鉴赏
80.65王安石(1021-1086)  诗
七、文言文阅读
9-130.65文言实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4-180.4散文
九、作文
19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