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九年级 期末 2019-11-11 3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拮(jù)            涌(xiōng)          偻(gōu)          不舍(guō)
B.亵(dú)            冕(guān)           (zǐ)            自惭形(huì)
C.旁(wù)            言(zhēn)          当(gōu)          孜不倦(zī)
D.开(qiào)          破(chūo)          刀(pū)            后继(pū)
2019-11-02更新 | 6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怀古伤今             喏喏连声             相得益彰             矫揉造作
B.面面厮觑             画龙点晴             走投无路             歇斯底里
C.起程转合             狼狈不堪             一望无际             间不容发
D.李代桃僵             形肖骨立             大发雷霆             细丝锭子
2019-11-02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2018-06-24更新 | 2815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诗文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沁园春· 雪》中以动写静,描绘景色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无题》中,用谐音表明相思之苦,后也用来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丑奴儿》中表明报国无门,心情愤慨无奈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02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___对它缺乏热情,___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人发表他的成名作《__________》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一笔名。
(2)阅读选段

(甲)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上面文字描写的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文段中的(甲)是_______(人名)。
2019-11-0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综合性学习:希望中学九年级同学准备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邀请你参加本次活动。
(1)下面表格数据是该校九年级学生代表进入社区开展关于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调查,请你依据调查数据,总结规律:

调查对象

个人表现

幸福度

学生

学习刻苦努力有奋斗目标

86%

自由散漫且得过且过

42%

工人

工作勤奋努力且力求创新

90%

工作拖沓且原地踏步

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段规劝语,对平日自由散漫而且得过且过的小明同学进行规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活动中邀请你概括一个关于历史上自强不息的故事,积累一句自强不息的名言。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碗热汤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

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8.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9.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0.老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11.赏析文中划线句。
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
2019-11-02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作者孔子文涵,有改动)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直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14.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简析选文②~⑤段的论证思路。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春和______
②心旷神______
成明霞______
踏危石______
17.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长烟一空/一食尽粟一石(《马说》)
C.不物喜/可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想/水陆草木花(《爱莲说》)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19.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11-02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难忘的经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或做法。有时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在胆怯,大胆面对;不在放弃,咬牙坚持;不在沉沦,奋力拼搏……
请以“我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一般词语
二、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  诗  词句子默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50.94关联词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四、名著阅读
60.65名著导读  《水浒传》  《艾青诗选》
五、综合性学习
70.4简明、连贯、得体  图表类
六、现代文阅读
8-110.4小说
12-150.4杂文
七、文言文阅读
16-190.4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20-210.4李白(701-762)  诗
九、作文
220.65哲理与生活  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