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中 2019-11-21 2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学校开展了“览名胜,学楷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一位同学提供的介绍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1963年北大毕业的上海姑娘樊锦诗,响“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号,怀抱着建设祖国的理想,走进了千里之外的敦煌,成为了莫高窟的守护人。56年来,樊锦诗以守护敦煌为信念,青丝变白发,敦煌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樊锦诗视石窟如生命,扎根大漠,心石窟考古研究。她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为莫高窟文物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樊锦诗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敦煌,爱上了那里的苍凉与静②     ,习惯了那里的深邃与自然。就这样,她用理想,用信念让自己成为了最美的 “敦煌女儿” !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号召zhāo       潜心qián       B.号召zhāo       潜心qiǎn
C.号召zhào       潜心qián       D.号召zhào       潜心qiǎn
(2)在文中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映               B.映        
C.应               D.应        
(3)画线句作为上面文字的总结句,表达不够全面,请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以赞美樊南诗精神品格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于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诗作《无题》。
2019-11-2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一位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敦煌壁画,他拟写了下面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敦煌文物众多,壁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佛教故事、民间生活、自然风光,无所不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姿态万千的“飞天”【甲】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乙】敦煌壁画      是艺术瑰宝,         是记录历史的百科全书,         翻开它,便能尽览千年岁月的变迁。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句号       破折号       B.句号       省略号
C.冒号       破折号       D.冒号       省略号
(2)在文段画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               只要
B.不仅               只有
C.或者     或者       只要
D.或者     或者       只有
2019-11-11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感受,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上,东西方的多种文化在敦煌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B.灿烂的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必将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C.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D.看着日渐斑驳的壁画,听着樊锦诗守护敦煌的感人事迹,我们感到传承敦煌文化任重道远
2019-11-11更新 | 41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默写。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2)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看似埋怨明月与人为难,实则抒发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古诗文中有许多句子,通过写马嘶、蝉鸣、猿啼等动物声音来营造意境,烘托情感,反映社会生活。你能联想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下面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祐者遭遇的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写出餐具的华美与酒食的珍贵,表明宴席的档次很高。
C.“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形象地写出诗人内心的茫然,与前面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
D.“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表现出诗人面对挫折时的豁达乐观。
6.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相关诗句,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
7.初三年级举办了题为“诗词古韵 翰墨飘香”的书法大赛,有三位同学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写成了书法作品参赛。你最喜欢哪幅作品?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作品:
理由:
2019-11-11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之不同 春和
B.而或长烟空 惟长堤
C.游人而禽鸟乐国怀乡
D.醒能述文者 不物喜
9.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山间的朝暮景象,对比鲜明,突出了“山水之乐”。在写景中,既抓住了
景物特点,又蕴含了事理的逻辑: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
【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太守因喝酒而酣醉,因美景而陶醉,因百姓、众宾客欢乐而沉醉。在滁人游山的热闹和众宾欢饮的喧哗里,太守的颓然之醉态,更突显出太守消沉失意之情。
10.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即使在仕途不顺时仍心存家国天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三则链接材料,说说家国情怀在欧阳修、刘禹锡、林则徐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材料二】

叔文败,坐④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⑤,必歌俚辞⑥。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⑦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⑧,率多禹锡之辞也。

(节选自《旧唐书·刘禹锡列传》)

【材料三】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⑨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⑩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坐]受牵连,犯罪。⑤[淫祠鼓舞]在不合礼仪而设置的祠庙里击鼓跳舞。⑥[俚辞]粗俗的民间小调。⑦[为]创作。⑧[夷歌]乡间小调。⑨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⑩[衰庸]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养拙]守本分、不显露自己。[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