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19-11-23 2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⑦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话历来广为流传,很好地道出了他宏伟的抱负,这句脍炙人口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秘jué_________              ②zhēn_________       ③jiǎo_________揉造作
2019-11-13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B.刚刚结束的“两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信的窗口,也是消弭全球市场焦虑的良机。
C.清明前后,无锡鼋头渚樱花盛开,如云似霞,美不胜收,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2019-11-13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
②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③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
④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
⑤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
A.①②⑤③④B.①④③⑤②C.④⑤①③②D.④②⑤①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有诗歌305篇,《关雎》是其中的名篇。
B.《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D.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2019-11-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赫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他机智、勇敢、正义,是保尔的领路人。当保尔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他果断扑倒士兵,救了朱赫来。
B.艾青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对乳母“大堰河”的追忆和生死对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怀念和感激之情以及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C.《水浒》中,武松被发配至孟州牢营,施恩与他结拜。施恩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杀死蒋门神,夺回酒店。
D.《阿长和<山海经>》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往事,刻画了她善良、朴实的形象。阿长寻购并赠送作者一本《山海经》令作者震撼不已,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2019-11-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好杀——……

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降,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时间丢个破绽,哄那妖魔钻进来,一铁棒打倒,就没了我的功劳。”你看他抖擞精神,举着九齿钯,在空里,望妖精劈头就筑。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


选文中八戒有何特点?是如何刻画的?《西游记》里讲究凡事有因果,选文里的这一难直接导致了后来取经路上哪一难?

(2)A、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A、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A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A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A是谁?他为何要砍宋江?此处可以看出他什么性格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别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皆下之。败元院判阿鲁灰于万年街,复败苗军于于潜、昌化。进攻淳安,夜袭洪元帅,降其众千余,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寻会邓愈、胡大海之师,取建德,以为严州府,守之。

苗帅杨完者以苗、僚数万水陆奄至。文忠将轻兵破其陆军,取所馘(割下的左耳)首,浮巨筏上。水军见之亦遁。完者复来犯,与邓愈击却之。进克浦江,禁焚掠,示恩信。

义门郑氏避兵山谷,招之还,以兵护之。民大悦。完者死,其部将乞降,抚之,得三万余人。

与胡大海拔诸暨。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逾月,复来攻,又破之大浪滩,乘胜克分水。士诚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进同佥行枢密院事。

(选自《明史》)

8.下列句中的的“以”与“以为严州府”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属予作文以记之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屠惧,投以骨D.醒能述以文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少年丧母。太祖十分喜爱他,把他当作儿子来抚养,让他跟自己姓朱。
B.苗帅杨完者带领水陆大军来犯,被李文忠击败,他又再次来犯。李文忠和邓愈共同御敌,将杨完者击杀,并收服了乞降的三万多人。
C.李文忠骁勇善战,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他禁止士兵侵扰百姓,还派兵保护避难的名门大族,深得民心。
D.李文忠有勇有谋,张士诚与之三战三败,最终不敢再侵犯李文忠驻守的严州。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乃太祖于滁阳                     ②以舍人亲军
会邓愈、胡大海之师           ④张士诚严州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逾月,复来攻,又破之大浪滩,乘胜克分水。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019-11-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①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②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要跟随机作对

①相信事物发展的规律没错,对未来做出预测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也没错,但我们必须接受的是,随机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且它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②世界的各个层面都是充满变数的,基本上是不可精确预测的。我们预测某一件事,是想早点知道结果,以便采取应对之策。但我们没办法计算到影响事件的全部因素,尤其是其中的随机事件,于是,我们就只好重视和强调事件那些明显的因果关系,而对它的随机成分视而不见。

③又因随机事件的发生很难掌握,我们就创造出各种机制来避免遇到它;我们归纳各种资料,为随机事件赋予意义,认为它们都是可了解、可预测的——实际上是对随机事件的蔑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④蔑视随机事件的最极端表现,是各种命运预测术:星相、算命、手相和面相等等。越是无法解释和预测的事件,我们越倾向于归结于命运的安排,所谓“人的命,天注定”是也。似乎这样一来,世界就有秩序了,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它了。

⑤所谓“规律性”,好多都是骗人的,就像我们以为每天看到的太阳都是一样的,都和昨天喷射着一模一样的光焰似的,这当然是非常大的错觉。但你要只对太阳的“规律性”产生错觉,问题还不大,你要对影响自己生命健康的行为也产生“规律性错觉”,就很有可能酿成大祸。比如你有10次横穿马路都没事,你以为这样挺安全,但这不等于你第11次横穿时也不会被车撞倒。

⑥运气这东西存在不存在?当然存在。所谓“运气” “机会”,主要指的就是随机事件及其影响力。比如企业家的成功要靠能力、靠智慧、靠打拼,但主要还得靠运气。

⑦不幸的是,不管成功的企业家和失败的企业家,脑子里都会被同样的念头支配着:继续做下去!成功的企业家想:我已经成功了N多次,说明运气在我这边,我还会成功第“N+1”次的!于是他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事业越做越大——本来搞实业的去搞房地产了,本来搞餐饮的去搞高档酒店了,直到有一天,银行不贷款了,房子卖不出去了,高档酒店没人住了,他才会相信上苍对他并没有特别的厚爱。而失败的企业家呢,他相信的是命运在捉弄自己、跟自己开玩笑呢,但“天道好还”,上苍不会一直这么残酷地对待他的,于是他也信心满满,时刻准备着迎接翻盘。

⑧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天灾人祸,事后看起来,其因果关系一目了然,但事发前却无法完全预测,否则我们就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避免灾祸造成的影响了。

⑨相信事物发展的规律没错,对未来做出预测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也没错,但我们必须接受的是,随机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且它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我们必须培养起自己“随机应变”的眼光和能力。如此,即使我们仍然无法预测和控制随机事件,但起码也能得到心灵的解放和平静。

1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4.阅读文章,简要概括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忽视随机事件的原因。
15.第⑦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19-11-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雪夜》,回答下列小题。

雪夜     张爱国

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②“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③“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④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⑤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⑦“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⑧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⑨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⑩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⑾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⑿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⒀“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⒁“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⒂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⒃“哎,老天造孽啊!”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⒄“是桂香啊?”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⒅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⒆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16.根据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内容。
稻草被盗,雪夜捉贼→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夜深人静,按时送草
17.结合语境,说说下面画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着稻草,一动不动。
18.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9.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0.小说的结尾画线句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温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林徽因眼里,温暖是人间四月天里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海子笔下,温暖是河里的石子和老屋上的旧砖;在汪曾祺心中,温暖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毕淑敏说,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几米则认为,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关于“温暖”,你又有怎样的理解、经历和体悟呢?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12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衔接与排序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著导读
四、名著阅读
70.4施耐庵(不详)  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水浒传》
五、文言文阅读
8-11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诗歌鉴赏
120.4陆游(1125-1207)  诗
七、现代文阅读
13-150.65感想
16-200.4散文
八、作文
21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