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19-11-25 3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hénɡ澈________          ②倜tǎnɡ_______           ③静mì________
2019-1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 根据课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这再次阐明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2019-1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勘探队员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探宝。
B.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C.虽然我的性格也与其他的女孩子截然不同,但并不缺少她们特有的温柔、善良的共性。
D.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2019-11-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锡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鼋头渚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老师耐心地纠正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2019-11-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咏雪》选自此书。
B.(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C.(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恭候各位光临。”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古人尊左卑右,因此升职成为左迁。
2019-11-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觉得子路负米、黄香扇枕等做法还能效仿,但对老莱娱亲、陆绩怀橘等故事不但不明白,甚至心生反感。
B.《琐记》写到,阿长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让孩子们做危险的事,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后来又造谣说“我”偷家里东西。
C.《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东京医学专门学校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D.《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倔强耿介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7.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甲)“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A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乙)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 B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B 》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选文中所提到的两本书分别是《A___》和《B___》,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鲁迅先生对这两本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
8.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来展现画面?
9.诗歌第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019-11-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陈太丘与友
(2)去后
(3)门外
(4)尊君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19-11-25更新 | 6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课外文言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     ②铁杵(chǔ):铁制的棒槌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2)弃
(3)卒业
(4)媪自姓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019-11-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

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 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 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5.请你说说选文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憔悴”的丰富含义。
16.选文第②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17.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满车礼物回家。


B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D


18.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19.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20.选文第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2019-11-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作文

白居易有首小诗很有趣:“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其实,所谓的“偷”就是瞒着别人干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孩子们偷偷溜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草房子》中的桑桑趁妈妈不在家偷偷把家里的碗柜改造成“鸽子窝”。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曾瞒着大人偷做过什么呢?


请以《童年偷趣》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②记事清楚,思想健康;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字数600字左右。
2019-11-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94名著导读
四、名著阅读
70.94名著导读
五、诗歌鉴赏
8-90.4
六、文言文阅读
10-110.4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课内阅读
12-140.4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5-160.4散文
17-200.4记叙文
八、作文
21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