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八年级 期末 2020-04-16 3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qiáo)     (kuì)   精竭虑(duān)   坦荡如(dĭ)
B.刻(juān)     责(jié)     无消息(yăo)     胸有丘(hè)
C.然(qiăo)   (xùn)     摩肩接(zŏnɡ)   密密匝(zā)
D.劲(qiú)     舻(zhóu)   临灭绝(bīn)     世务(lún)
2020-04-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烂漫   喧嚣   交头接耳   旁逸斜出B.漕运   序慕   锐不可当   油光可鉴
C.罅隙   檐漏   恹恹欲睡   张目接舌D.鲜腴   僻邪   踌躇满志   夕日欲颓
2020-04-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8年,中国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在中国不是虚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者在中国市场的检验中 道路。创新势能之 ,市场容量之惊人,正催生新的动能,也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试想有这样一项创新成果,它源自一个活力涌动、多元层次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真实需求,又经历了近14亿人口大市场的     ,那么,它必然也有能被全球市场所 的品质

A.探索   宏大   检阅   接收B.摸索   巨大   检验   接纳
C.摸索   巨大   检视   接受D.探索   巨大   检验   接续
2020-04-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面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典诗词虽然不太精通,但一丝不苟的知识我还略知一二。
B.这家传统老店,终于在络绎不绝声中,结束营业,过去的繁盛,有如一场春梦。
C.这球踢得巧妙绝伦,竟穿过后卫和守门员裆下,钻进球网。
D.英语老师上课很有趣,她可以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2020-04-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速磁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启动加速度大、爬坡能力强等。
B.联合国气候大会与会代表对中国在本次大会上展现出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感表示了肯定。
C.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送“一箭六星”。
D.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奋斗和前进的正确方向;就像一个标杆,量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境界高度。
2020-04-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             
①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②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
③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④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
⑤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
A.②④⑤③①B.③④①⑤②C.①②④③⑤D.③④⑤②①
2020-04-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面关于名著阅读、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有这完整的五部分。
B.《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 创作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C.法布尔用实验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了堪称昆虫的史诗《昆虫记》。
D.《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本人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的杰作,对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2020-04-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按要求默写填空。
(1)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野望》王绩
(3)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4)刘桢《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光笔墨

①她斜倚在车的后座上,眼睛微眯,嘴角翘起,似笑非笑,和暖的阳光越过车窗,轻抚着她花瓣般柔滑光洁的脸庞。她从书包里掏出“随身听”,轻晃着身子听起歌来,仍是那首《时光笔墨》,边听边跟着低声哼唱:一念成执著,沧海变荒漠,轮回中,我像飞鸟经过……歌声清凉如水,荡漾着,溢满车内。

②我仔细倾听了会儿,忍不住摇头轻笑。她刚满十七岁,年少强说愁,又怎会真的懂得沧海翻转,时光凉薄。当然也只是想想,无须道破。车窗外,人声、车声,嘈杂喧腾,一浪接一浪地涌来,但似乎又被这歌声抵消,消融于黄昏里。

③她今年读高三,“随身听”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想让她在周末闲余时适当放松。之前她乘公交车往返学校,不用接送。近来逢城市修路,公交车改线后,没了直达校区的车。距高考不足百天,作业如山如海。每周末回来一天,她埋头做题,恨不得时光滞流,将寸寸光阴拢入指尖。周日下午返校时,为了赶时间我打车送她,路上约半小时的车程,成了她难得的静享时光。

④正想着,车颠了几下,我趔了下身子,朝她伸出手去。她不用侧头看,便明了我的心意,与我的手交握在一起,十指相扣。她知道我晕车厉害,用力攥紧我的手,那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别担心,有我在呢!我们是母女,犹如两棵相依相偎的树,彼此的根根脉脉,枝枝叶叶,都勾连交错,熟悉相互的气息。

⑤我心头一热,甚而期望,在她毕业前这条路不要修好,能多陪陪她。“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不觉已人到中年,愈来愈觉得人生有太多的变数,能握住的东西是有限的,莫不如珍惜当下,这一份体己的温暖。

⑥她刚考上市重点高中时,我着实高兴了一阵儿,可待到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如一盆冷水浇灭心底的喜悦。她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在班上排到30多名。我有些失望,要知道初中时她的学习还算优秀,这让整日疲于奔碌,陷入生活旋涡里的我,一度以此宽慰。

⑦她垂手站立,斜着眼悄瞄着我的脸,叹道:“这次没考好。”我故作轻松地给她鼓劲:“可能是还不适应,下回努力。”她仰起年轻鲜亮的小脸,眼睛亮亮的一闪,慌慌地点头。

⑧然而第一学期下来,她的成绩时上时下,但始终徘徊在中等水平。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围住班主任问这问那,我也挤上前,揣着小心说:“我是小豆妈妈……”“哦,你女儿好人缘哦,走哪都是焦点,课堂上也这样,话多得刹不住闸……”轻飘飘的话,如一片片羽毛般落下。我尴尬地回道:“得跟她好好谈谈了。”

⑨“在课堂上乱说话,这是咋回事呢?”我一进家就厉声问道,脸沉郁得如一片雨做的云。她绯红着脸,急切地辩道:“我没有,不是那样的,同学经常忘带钢笔、橡皮或尺子,课上管我借,我就给他们喽。”我心里一软,但仍板着脸说:“别岔开话,给自己找理由”她委屈道:“妈妈,你不是总说要多帮别人吗?”

⑩不管怎么说,做人善良一点儿,总没错的。我走上前握住她的手,想要安慰几句,发现那双手软软的,凉凉的。正疑惑间,她笑着说:“妈妈,我把毛裤借给下铺的同学,她穿得单薄,前几天下雨冻感冒了……”我长叹了口气,怒气如潮水般退去。

⑪这么思来思去,我倒也看开了。孩子就像花儿,只要肯努力,早晚都会绽放的,有的只是开得慢了点,那又何妨呢!

⑫正乱想着,车到了学校门口。我跳下了车,掏钱,付钱,一扭身,不见了女儿。再一抬头,见她已跑到马路对面,跳着脚冲我摆手。

⑬我小心地穿过车流,气喘吁吁地站到她面前,刚想嗔怪几句,话到嘴边却凝住了。她手里举着张贺卡,上面画有一簇花,旁边一行漂亮的楷书:祝妈妈母亲节快乐!在我心里妈妈永远是年轻美丽的,我长大了以后,会带妈妈一起出去旅游,看各种风景,吃各地美食,妈妈永远是我最爱的人!

⑭我心里明白,无论有多么不甘不舍,难以体面地退出,都必须试着放手。十余年的寒窗蛰伏,正是为了有一天破茧而出,飞向更辽阔的远方,而我只能目送着你的背影远去。或许有一天,你回过头来会发现,我仍在原地守望。那目光,穿过重重光阴,与你一世相随,且从未远离。

9.如何理解选文题目“时光笔墨”的含义?
10.选文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1.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她垂手站立,斜着眼悄瞄着我的脸,叹道:“这次没考好。”(“瞄”字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理?)
②孩子就像花儿,只要肯努力,早晚都会绽放的,有的只是开得慢了点,那又何妨呢!(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12.母亲的心总被孩子牵动。结合选文⑥~⑩段,根据提示内容完成下表。

女儿

_____

月考成绩不佳

上课总说话

_____

母亲

高兴

_____

_____

心疼


13.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①段描写了女儿听歌时陶醉的样子,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
B.选文③段交代了女儿车上听歌的原因,目的在于突出她对“我”的感激。
C.选文⑬段中女儿用贺卡表达了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恩,可见她的孝顺懂事。
D.选文⑭段中“守望”一词传神地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爱与牵挂一生不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成语里有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4.第①段和第⑧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细读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至少写出三点,每点一分。
15.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6.下列对详细介绍四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详细介绍“响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
D.详细介绍“阳春白雪”是为了说明我国古代就有高雅音乐。
17.以下从第③⑤⑥段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2020-04-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死于乐/求其能千里也B.管夷吾举士/傅说举版筑之间
C.则无敌国外患者/入之迂也D.舜于畎亩之中/征于色,于声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往往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21.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020-04-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古代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3.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2022-08-06更新 | 347次组卷
25. 请以“最是那        的时刻”为题目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代替。
2020-04-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8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词义辨析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或赘余
60.65衔接与排序
70.65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
9-130.4小说
14-170.65事理说明文
四、文言文阅读
18-210.65孟子(前372-前289)  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五、诗歌鉴赏
22-230.65杜甫(712-770)  诗
六、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25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