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期末 2020-04-21 1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 默写。
(1)持节云中,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岑参《白雪歌宋武判官归京》)
(3)吾视其辙乱,______。(《曹刿论战》)
(4)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地名巧妙地表现自己当时内心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来表达作者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
2020-04-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箭手在何处呢?我见过一些俊美的弓,用坚韧的木料制成,了无节痕,谐和秀如神之眉,但仍无用。我见过一些行将震颤的弦线,在静寂中颤栗着。它们绷紧着,即将奏响了……它们将射出银矢那音符在空气的湖面上拂起涟。可是他们在等待什么呢?终于松驰了,永远没有人听到乐声了。那箭手,我的主人,睡着了。但即使在睡梦中,他也不放松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秀yì(        )       涟yī(        )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了无节痕”中“了”的意思是______,“银矢”的意思是______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等修辞,引人深思,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2020-04-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最严重的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山的痛苦。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这本书我曾经津津有味地看过一遍又一遍。那书中的国度,我相信都是地球表面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上段文字选自《简·爱》,其作者是______国女作家______。文中“我”看的“这本书”是《______》,让“我”感到“心灵上的痛苦”的事件是______
2020-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央视的《中国地名大会》作为一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栏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育才中学九(1)班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下面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中国许多地名都包含“阴”“阳”二字,它们大都和山水有关,如沈阳、淮阴,请仿照示例,解释取名由来。
示例:沈阳:位于沈水之北       淮阴:位于淮河之南
衡阳:______             洛阳:______
华阴:______             江阴:______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他们生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大量诗词,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搜集的两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甲)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坠泪羊公却姓杨。

(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浣溪沙       B.南乡子       C.卜算子       D.渔家傲
(甲)______             (乙)______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结束时发言稿的一部分内容,请你根据要求答题。

在我们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中国地名大会》以地理知识为载体,【A】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身后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B】植根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和热土情怀被唤起。它用一个全新的切口,激发了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当我们重新擦亮了地名文化,自然对大好河山、灿烂文明、悠久历史读了一重细腻而真切的感知,【C】被激发出建设和传承的强烈使命意识。我想,这就是节目最为深层的意义吧。


①【A】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加______
②结合上文,【B】应修改为______
③【C】句逻辑不当,应将“______”和“______”调换位置。
2020-04-1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