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0-05-07 10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名校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前三个单元的语文学习之旅,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祖国鞠躬尽cuì(①_____)、(②_____)为人知的奉献精神;读《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qiè(③_____)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端木蕻良洗去故乡污(④_____)的坚定决心和zhì(⑤____)痛的爱国情怀;读《老王》,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愧(⑥_____)中,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2020-05-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网上购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创新大大丰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交口称赞。
B.回想起这几年走过的路,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当之无愧
C.最新一期美国《环球》周刊报道,有“铁娘子”之称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近来由于锋芒毕露而树敌无数。
D.神舟十一号像一支离弦的箭,气冲斗牛,直上云霄。
2020-05-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3. 古诗文积累,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①王维 《竹里馆》 一诗中,写夜寂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 《晚春》 中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两种植物的揶揄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白在 《春夜洛城闻笛》中听到《折柳曲》而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木兰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似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0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四、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翻译 | 适中(0.65)
名校
4. 小涵整理了几篇古文的文言词语,请协助她完成下列表格词语的含义解释。
整理
标准
原句含义备注
通假字对镜花黄(《木兰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词类
活用
但微之(《卖油翁》)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古今
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今义为一种学位。

2020-05-0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5. 名著整理
(1)根据情节整理
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
       
(2)根据比较整理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台阶》中的“父亲”
结合人物的相关故事从“理想”这个角度,谈谈你的思考和发现。
我的发现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材料一:

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6.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7.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8.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2020-05-07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雨丝

于斌

(1)倚在阳台栏杆上,便能瞅见远处街口那个拄着拐杖、身材瘦小的退休老瓦匠,在那里向过往行人打听一个骑飞车撞他而逃的人。好多天了,无人能劝他回家。渐渐地,我对他的反感竟超过对那个撞他的人。世上固然有缺德的人,可高尚的人也决不会这样记仇结怨的呀。

(2)这是个湿漉漉的黄昏。【A】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爆出一片绚丽的光斑。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我挽着丈夫,撑着伞,伫立在“人”字型街口。小街尽头,跳动着红绿信号灯。铅色塔顶,在雨丝里闪着鳞光。“走这条街,去看看去年婚礼时栽下的丁香树。”我对踌躇择路的丈夫说,“若遇到那个缠问人的老顽固,兴许还能接受你的劝说呢。雨天,人容易劝。”

(3)“嗯,哦?几点了?”

(4)“哟,表停了,你的表呢?”

(5)“到修表店休养去了。唔,雨中不知道时间,倒真有点诗意朦胧呢。”他似乎沉浸在他的诗意中,向雨中伸出手去,弯着微肿的食指。

(6)“你那只手怕凉,雨丝也凉。”我拨回他的手说,“接着‘吐’你那首《雨丝》呀。”轻风拂过,雨丝也仿佛有意要把伞撩开似的,前面晃过一个拄拐杖的身影儿。丈夫瞥了我一眼,粲然笑道:“真贪,让毛毛雨都淋在你头上啦。”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一叶睡莲扣在头上。看不见街上的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哒、哒、哒,踏在光滑的石道上,清脆的脚步伴着雨丝抽伞的声点,和着丈夫柔和的低吟:

(7)“我愿做一片雨丝,织一片朦胧的轻纱,裹住这纤瘦的小街,蒙上你忧郁的脸颊。”

(8)“打问一下,同志,几点了?”吵哑、疲惫、略带四川口音的询问声打断了丈夫的低吟。

(9)“六点一刻吧。”我有点扫兴地回答。

(10)“不。六点三十分。”一个声音回道。

(11)我奇怪地转过身,陡地从伞下瞟见那褪色的斗篷下露出那根讨厌的、变了形了的柞木拐杖。“又是你?”我亮开伞,鄙夷的望着他。而他却神情古怪地端详着温存的丈夫。“总算找到你了。”他濡湿、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欢悦,呼呼地喘着粗气。

(12)“您认错人了吧?”

(13)“不,是您。”语气平静,肯定。

(14)“瞧,他把我当成那个人啦。”丈夫微笑道。

(15)我气极了,扯着丈夫就走。

(16)“别,他需要劝慰和温暖。”丈夫扳开我的手,上前搀扶老瓦匠,从我手中要过伞撑在他的头上。顿时,我发烧的脸颊仿佛感到,连雨丝也带着他的体温。可是老瓦匠却将丈夫轻轻推开,湿亮、略带悦色的脸竟变得黯淡了。他张开粗糙、褐色的大手,亮出一块光闪闪的瑞士手表,——“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17)“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18)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他痛楚地摇摇头,慢慢地转身走了。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一条巨大的身影。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露出了一片淡淡的藕色,显得清澈、洁净。【B】雨丝粗了,鞭打在我身上,沁凉沁凉的。雨丝溅破了叠映在脚下水洼中两张俊美的脸,把雍容打得个破碎不堪。

(19)我猛地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茶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蹒跚的瘦小背影追去……

9.通读全文,依据提示填写表示“我”情感变化的词语。
反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失声 → 追去
10.从划线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雨丝的作用。
选句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提示,赏析语言。
(1)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叶睡莲扣在头上。看不见街上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从修辞角度)
(2)“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他将表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从加点词的角度)
12.有人说,老瓦匠很傻。因为肇事者已经逃逸,那表完全可以作为被撞的补偿。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020-05-0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五绝·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3.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14.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甲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

《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 :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5.解释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        ) (2)即刮目相待(       )
(3)赵襄王学御王子期(       ) (4)术未(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17.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18.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
2020-05-0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9. 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保姆阿长,臧克家的笔下有位特别的学者闻一多,杨绛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三轮车夫老王;老王的特别在于他的善良,闻一多的特别在于他的“说和做”,阿长的特别在于她“伟大的神力”。每个人都有他的特别之处,这是这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本质所在。


请以“特别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写出这个人特别的个性和精神。
2020-05-0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翻译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翻译
40.65文言实词
五、名著阅读
50.4《骆驼祥子》
六、现代文阅读
6-80.4文段综合
9-120.4小说
七、诗歌鉴赏
13-140.4欧阳修(1007-1072)  诗
八、文言文阅读
15-180.4司马光(1019-1086)  历史事件类对比阅读
九、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