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三模 2020-07-11 3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áo)          (chén)          然而止(gá)
B.言(zhēn)          (táo)            后继(pū)
C.徘(huí)            (qì)             吹毛求(cī)
D.拘(nì)             红(yīn)            怒不可(è)
2020-07-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加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       ,学校是主要阵地,教师是引路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活动,教师应充分       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收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从而摆脱思想的        ,使率真的心灵不迷失方向。

A.传承        发挥        浮躁B.传承        发扬        浮躁
C.传播        发扬        烦躁D.传播        发挥        烦躁
2020-07-1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②作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③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以鲁迅家乡的农民章闰水为原型的□也可以不专用一个人为骨干,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A.,       ,“        ” 。B.;        ,“        。”
C.,       :“        ”。D.;        :“        。”
2020-07-10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这就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是从大处落笔。
B.颔联写莺与燕,“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这联可谓描摹细致,充满生机。
C.颈联写花和草,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尾联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气象。
2020-07-11更新 | 7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小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6.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
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
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
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
C.第④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2018-06-19更新 | 1731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阻绝                              溯:顺流而下
B.不以也                疾:快
C.清峻茂                              荣:茂盛
D.空谷传                       响:回声
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B.至于夏水
C.虽乘御风D.引凄异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B.夏天的三峡水势极大,水流猛而急;春冬之景,犹如一幅优美、雅致的山水画,毫无夏季惊心动魄之感。
C.作者写秋天的三峡,引用了渔人的歌谣,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谨严,而且次序分明,文脉贯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020-07-10更新 | 4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