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语文检测卷与解析【部编人教版】
安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0-10-11 7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⑤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核心要义,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②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1更新 | 1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语文检测卷与解析【部编人教版】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柱山自古便闻名暇迩。其中,主峰天柱峰浑身石骨,尤为嶙峋奇绝。天柱峰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在飞来、三台两峰的衬托下,天柱峰更显气势 páng礴。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而"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之宏伟令人惊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páng(        )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段中“嶙峋”一词的意思是______;“孤立擎霄”中,“擎”的意思是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柱峰雄伟的景色。
2020-10-16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语文检测卷与解析【部编人教版】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3. 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娃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中塞的孤孀。


①语段中,鲁迅对她有不同的称呼。因她谋害隐鼠等,幼年的鲁迅憎恶地称她为“_____________”;多年后,当他回眸________这件事,鲁迅先生对她充满敬意和怀念,深情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
②《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余篇目中,自选两篇,各列举一个情节: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赵洋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永远都报答不尽的,但如何尽孝,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并以行动去实现的。②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应从点滴小事做起,矗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对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③“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仅是几个精彩的片段,更是灵魂的洗涤。


(1)选文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它在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
(2)选文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我们不止要感恩父母。凡事都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请补全下面感恩标语的空缺部分,使之构成排比。
学会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会感恩我们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唉,先生,我是连一间书房都没得,你可别见笑,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梅那就更好,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于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在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哞哞的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蜿,“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原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吴,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

⑧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⑨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你说古老的粉墙?一点不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清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溢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清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着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有删改)

5.作者笔下不同朝向的窗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阅读全文,补写下面的表格。
窗户的朝向给人带来的感受
南窗光朗,温暖,给人以清居的享受
东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窗宁静、舒适,让人感到惬意
北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想象中把书房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好了,请问作者是如何布置他书房的窗子的?结合文本简要回答。________
7.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苍绳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
(2)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________
8.作者独喜欢北窗,却花大量笔是写了南窗、东窗、西窗,这样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
9.作家彭定安说,本文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纯实际的和实用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________
2019-06-26更新 | 144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0.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二王”的故事有何作用?
11.请概述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12.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2020-10-11更新 | 76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                    洌:___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________________
(4)则必丰乐以饮             即: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                       则必即醒心
B.行者休                    所欲有甚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相环          无丝竹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文者                 君子深造之道(《孔孟论学习》
1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6.(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17.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
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8-06-16更新 | 1299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九年级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一般词语  词义辨析  修辞手法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常见易错字
三、名著阅读
30.65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四、综合性学习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五、现代文阅读
5-90.4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10-120.4杂文
六、文言文阅读
13-160.65欧阳修(1007-1072)  山水游记类
七、作文
17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