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安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0-10-18 212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____________,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②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前进,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8更新 | 25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层luán叠嶂(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      )
A. 比另一个优越   B. 优美的     C. 能够承担或承受     D. 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
2020-10-18更新 | 86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份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3. 某班以“美丽山水·安徽旅游”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国家旅游地理网报道 记者从安徽省旅发委获悉,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国家旅游局对于旅游新闻宣传的指导精神,加大全省旅游新闻宣传力度,提升安徽旅游在全国及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17年安徽省优秀旅游新闻评选活动即日启动。凡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境内外新闻报刊上公开发表或在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安徽旅游新闻作品,以及在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不含网络版、电子版)刊发的旅游新闻作品,均可参加评选。


(2)黄山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毋庸置疑是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下面是某同学为黄山旅游写的一段推介语,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黄山景区面积广阔,①大小山峰约72座左右盘踞其中,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这里的奇松怪石处处可见,你看,站立在山峰一端的迎客松笑迎着八方来客,②山顶上面朝大海的“猴子”用目光给离开黄山的游客们送去最温情的平安和祝福。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誉。


①处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8更新 | 4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几代人共同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每个人成长的经历,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都有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召唤,这是人的“诗性心灵”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准确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烦躁、困惑、焦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人生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味。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达到了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自我慰藉;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传统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借古抒怀,而是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渴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到: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力重要的源泉和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年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4.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5.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6.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7.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话的作用。
2020-10-18更新 | 6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用“/”为第④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_______   (2)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_______   (4)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③④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3.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20-10-18更新 | 10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而前者 陈:__________________
(2)树林阴 翳:__________________
(3)太守谁 谓:__________________
(4)少长集 咸:__________________
(5)茂林竹 修: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6.【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所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
17.【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2020-10-18更新 | 1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请以《欣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0-10-18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安徽省枞阳县金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字音  字形  修辞手法
三、综合性学习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提炼与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
4-70.65杂文
五、文言文阅读
8-130.85范仲淹(989-1052)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4-170.65欧阳修(1007-1072)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作文
18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