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0-12-05 4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热点话题聚焦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wàn lài jù jì_____,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____的寒冬。

2020-12-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2018-07-17更新 | 116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3. 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名著片段
_①_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水浒传》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缀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起!”

③《骆驼祥子》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 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 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 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①处应填作品名是《______》,②处应填人物名是______
(2)从选文③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
2020-12-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4. 按要求填空。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布衣之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
(4)_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礼记·学记》)
(6)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
(8)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
2020-12-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5.解释下列词语。
①公将鼓之     
②既克,公问其故   
③以天下莫能当   
④秦悉坑之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7.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2020-12-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菌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8.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分别是什么?
说明对象_____说明顺序______
9.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10.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11.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2.结合本文所学知识,请用简明的话语帮助你周围的人克服恐惧“病毒”的心理。
2020-12-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阳谷县九年级学业水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3.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___
14.小说第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15.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16.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7.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2018-06-30更新 | 2982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鼠年的第一缕阳光回归大地。又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今年,人们心中惦念武汉。这份惦念凝结在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的脚步声中。除夕之夜,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举家团圆之际,我们看到有许多匆匆的脚步“逆向而行”,他们告别家人,甚至没有吃上团圆饭,就从上海,从广州,从四川,从江苏,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集结奔驰武汉。


细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爱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热点话题聚焦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4
热点话题聚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二、选择题
2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著阅读
30.65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红星照耀中国》  《水浒传》
四、名句名篇默写
4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5-70.4左丘明(前556-前451)  司马迁(前145-前90)  人物传记类  历史事件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8-120.65事物说明文
13-170.4小说
七、作文
180.65半命题作文  新冠肺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