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一模 2021-05-26 3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ào)               古(gèn)               吹毛求(cī)
B.摇(yè)                  刻(juān)             堂大笑(hōng)
C.归(xǐng)               旋(wò)               然而止(gā)
D.修(qì)                  临(pín)               不舍(guō)
2021-05-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结合语境,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      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      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      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嵌入   布满   呈献
B.勾勒   填充   馈赠
C.镶嵌   充盈   赋予
D.勾画   覆盖   给予
2018-12-11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初中第四联合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使人们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难上加难。②比如,认可拒绝“白色污染”,但不能经常自带购物袋,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便利程度和个人习惯。③爱面子、攀比等心理影响的不正确消费观,也会导致消费行为与绿色生活方式背道而驰。④从社会层面看,为绿色生活保驾护航的奖惩机制、相关行业标准,也有待建立和完善。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1-05-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A.、                        B.,                        
C.,                        D.、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5. 下面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一二句写诗人回顾身世、追述战斗生涯,暗示其对现在艰难困苦生活的不满。
B.三四句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语,寓意深刻,富有情味。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2019-04-26更新 | 53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五区联考)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药品环境污染》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药品环境污染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人类用药量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④另外,不仅仅是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鹫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鹫死亡的原因是秃鹫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鹫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那么,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呢?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是主要的解决方式,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也同样是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方式。此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也是有效控制药品环境污染的主要方式。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再如,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对第⑦段中所说明的“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
B.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
C.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D.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
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
B.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C.《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毒理学与化学》。
D.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B.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表示推测,不很确定,说明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也存在不进入饮水系统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
D.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和下定义三种说明方法,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残留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2019-06-04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卑鄙)B.弗敢也(虚夸、夸大)
C.虽不能(明察)D.一鼓气(鼓起)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B.小大
C.公与D.望其旗靡,故逐
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在曹刿提出“何以战”之后,步步紧逼,直到庄公说出对“小大之狱”的态度,曹刿才作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结论,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B.文章运用对比写法,以曾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祖国的政治热忱。将曹刿与鲁庄公对比,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
C.第③段论述取胜原因,表现了曹刿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战术思想。
D.本文以叙事为中心,详细描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对人物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论战”的内容。
2021-05-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