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7 题号:10330358
【拓展阅读】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11)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12)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13)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14)“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15)“不要钱。”我答道。

(16)“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17)“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18)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19)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11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作家的秘密

[意大利]迪诺·布扎蒂

盛名不再,但很快乐。

②近来大家都说我的作家生涯结束了,肠枯思竭,难以挽回。

③一切都是我主导的。三十年来,我为了这悲惨结局,按照计划进行。

④当年作为作家,我功成名就,其实还可以再好一点,只要我愿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达到巅峰。

⑤相反,我宁愿从山巅慢慢下滑,体验下坡路的种种崎岖;崎岖只是表面,我在里面找到了温暖的世界。今晚借这封信——将铅封收好,等我死后才能打开——把我多年的秘密公之于世。

我当时四十一岁,志得意满,有一天顿悟。我努力的目标——轰动、成名、受到全世界的肯定,顿时全都失去了意义。

⑦跟随荣耀而来的物质因素不需理会,我已经太有钱了。其他呢?掌声、胜利的狂喜、教人情愿出卖灵魂的诱人灯光?我每次浅尝,总留下一嘴苦涩。再说——我问自己——怎样才算登峰造极?很简单:你走在路上大家会转过头来窃窃私语,看到没有?是他耶!如此而已,却让你心旷神怡。要搞清楚,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少数人身上,比如有限的政治人物或当红女星。若是作家,要路人注意到你,可不简单。

⑧当然,也有负面效果。我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干扰习以为常:回仰慕者的电话和信、访谈、广播节目等等。我真正担心的是:我的每一次成功,不过尔尔,对为数不少的其他人来说,却是极度的难堪。我某些朋友和同僚的脸,在我最风光的那几天,让人看了好生伤心。他们都是老实、认真的好人,跟我情谊深厚,何必折磨他们呢?

⑨这才领悟,我要是执意走下去,会有新的收获,更多的桂冠加顶,付出的代价是伤了许多或许不应该被伤害的心。诸多痛苦都可以我到慰籍,唯有遭嫉妒啃噬的伤口是最血淋淋、最深的,难以愈合。

⑩疗伤,是我该做的,于是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我的成功给大家心中带来多少苦楚,就得让他们得到同样多的安慰。

⑪我继续写,并没有放慢速度。在巧妙的掩饰下,我模仿自己无懈可击的才华,写出不那么精彩的作品,并且越来越糟,假装我的创造力逐渐衰退。

⑫这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对我来说却并不容易,理由有二:

⑬一、得让评论家说出负面评价,而我属于被肯定的作家,誉我写得好已经蔚然成风了。评论家一旦把某个艺术家打入冷宫,是很难再改变主意的。我的意思是说;他们会不会发现我开始写一些不入流的东西呢?还是如我所担心的,继续对我赞誉有加呢?

⑭二、本性难改。我费了多大的心力试图压抑那澎湃、蠢蠢欲动的才华。再怎么努力写些庸俗的作品,字里行间,总不免透出神秘力量的光芒。

⑮但我毕竟做到了,多年来我收敛起外显的天赋,去伪装,光看手法之细腻就足以证明我得天独厚之处;我写了一本又一本有违己意的书,越来越无力疲弱、不见新意、文学性有待商榷。

⑯我每出版一本新书,朋友和同僚的脸就愈见平静、和缓,我将他们从嫉妒的不安中拉了出来。他们重拾对自己的信心,找回人生的和谐,开始真的喜欢我。我曾是他们背上的毒刺,如今我将毒刺缓缓拔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掌声渐弱,但我过得更快乐。身边不再是仰慕者急促的呼吸声,而是热情与感恩。我在友伴的语气中重新听到年少时的坦率、朝气和豪爽。

⑱你会问我——你写作只为了那十几个人?你的理想呢?你原本可以激励多少后代子孙的人心?

⑲没错,我亏欠朋友和同僚的,与我对所有人应负的责任相比实是微不足道。可是对遍布全球、下一个世纪的读者,我并未缺席。这些年,我各用天赋,偷偷地写下真正属于我的、可为我带来至上荣耀的价品。我将写好的文稿锁在卧房的箱子里,共十二册,请在我死后再传阅。那时,那个人又写出了传世之作。说不定他们还会笑着摇头说:“他把大家都骗过去了,那个家伙,我们还真以为他老糊涂了。”

⑳所以说啊,我……

此时作者中断了他的叙述。老作家因为死神召唤未尽全信,他被发现的时候还坐在书桌前。折断的笔旁边,银白色的头颅倚在纸上一动不动。

㉒家人看完信后,打开作家所说的箱子。内有十二个袋子,每一袋都装有上百张稿纸,稿纸上没有半个字。

(选自《魔法外套》,有删减)


【阅读理解】
1.作家写这封信时在文坛处于怎样的状态?
2.作家说为了达到这种状态,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3.作家解释导致这种状态的动机是什么?
【思考】
◎解释
4.文章第①段出现“很快乐”,第⑰段又出现“更快乐”。作家到底快不快乐?结合作家的书信内容,简述理由。
◎评价
5.有人说,小说结尾部分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小说结尾去掉更好。你赞成哪种看法?借助以下“阅读提示”,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阅读提示


【问题1】小说为什么要强调作家的年纪?
【问题2】作家的秘密到底指什么?
【问题3】在第㉑段作者为何中断了作家的叙述?
(在小说中,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候干脆直接跳出来,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

2021-05-11更新 | 3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围绕“题字”,文章写得跌宕起伏。请细读全文,仿照示例补全相关情节。
轻淡调侃→_________→激动题字→________→怆然吟诗
2.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2)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
4.探究第⑥段中题字“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2022-03-09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开在心头的花

赵晓波

⑴李阳在顺河街开了一家花店,生意不是很好,隔三岔五李阳都会忍痛往街角的垃圾桶扔一些快凋谢枯萎的花朵。

⑵情人节过后,李阳的玫瑰花还没有卖完,蔫塌塌的,李阳只好拿去处理。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他看见李阳手中的玫瑰花,迟迟地说:“妹子,这些花你都不要了吗?”李阳点头,他说:“你能把它们都给我吗?反正这些花都是要扔的。”李阳就顺手给了他。

⑶男人很高兴,抱着花就地坐下来,小心地把花朵外层枯萎的花瓣去掉,把整理好的花用一张旧报纸包了起来放在三轮车上,然后欢快地哼着歌骑车走了。

⑷第三天下午,男人出现在李阳的店里,他不好意思地问李阳,还有要丢的花么?李阳好奇地问他,这些快枯萎的花有什么用呢?男人憨憨地笑,不回答。看他有些尴尬的表情,李阳也不好再问,心想一定是给他老婆送吧,这人还挺浪漫。

⑸后来隔三岔五,男人就来拿花,走时还顺便帮李阳把店里的垃圾收走。花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时间久了,李阳就有些不甘。这些花虽说要扔掉,可毕竟都是钱啊,而别人却像捡了宝似的。她心里不平衡,态度也就不那么好了。男人好像看出了什么,沉默了半天才下了很大决心表示多少还是给点钱。李阳当然高兴,生怕他反悔,赶紧就说店里剩下的花都便宜给他,100元包月吧。男人想了想咬牙答应了。

⑹这样的交易一直持续了半年。后来,男人就不来了。李阳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吧。李阳只好又自己跑去街角的垃圾桶扔那些花。

⑺一天,李阳的店里来了位妇女,她开口就问:“妹子,是你一直给我男人花吗?”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这女人长得五大三粗,莫不是来找她算账,要退钱吧。李阳迟疑地点点头,不知如何是好。谁知女人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递到李阳手上,说“以后,你的花我来拿。”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把那些卖剩的花给她。女人拿了花,临出门回头对李阳说:“谢谢你,妹子,我男人说你是个好人。”

⑻李阳跟出去,看见女人正站在垃圾桶旁边像她男人一样整理那些花朵。女人看见李阳说:“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花有什么用吧,那跟我来吧。”

⑼李阳随女人去了一家敬老院,她看见女人把那些花一朵一朵插在每个房间的花瓶里,那些老人看见花都围过来开心地笑了。女人告诉李阳,她男人是个志愿者,经常来照顾老人们。他知道老人们喜欢花,可男人的收入不高,买不起花。后来有了李阳那些卖剩下的花,剥去快枯萎的花瓣,养在花瓶里,还可以摆放两三天,这样老人们有花看,可开心了!

⑽李阳问男人怎么不来,女人告诉李阳,男人在扫街的时候出了车祸了,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记得要她来找李阳,继续买花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

⑾李阳听了,眼眶湿湿的。她悄悄把钱塞进女人的衣兜,拉着女人粗糙的手说:“大姐,以后我和你一起来送花,好吗?”

1.根据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
李阳忍痛扔花,男子讨花,欢快整理→李阳心有不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阳猜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阳心生感动,陪同送花。
2.第⑺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这女人长得五大三粗,莫不是来找她算账,要退钱吧。
3.试分析标题“开在心头的花”的含义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第⑾段)有哪些妙处。
5.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中的男人这一人物形象。
2018-06-06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