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5 题号:1085251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馅。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tíng       ——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       (      )       雷tíng(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彬彬有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破折号,其作用是(      )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插说。
C.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D.表示话题的转换。
E.表示声音的延长。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等节气会接踵而至,初三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活动。
1.下面是一组同学收集的一部分资料,请回答问题。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经历cāng     )海桑田,斗转星移,它们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立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①春寒料峭,风力仍。虽然立春名字带“春”,可实际上并不像春。按照气温标准计算,此时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大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只占总面积的7%左右,可见立春是徒有虚名。但人们仍然把立春当做节日来庆祝,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然后,②春天就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召唤,在某一个夜晚,声势浩大的春风忽然从苍苍草原,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突然某一天,河冰开裂了,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春天来了。

(二)立夏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③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看看下面丰子恺描绘立夏情景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④兴趣盎然,引人xiá     )想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风力仍劲”中,“劲”的意思是“坚强有力”,应读为“jìn”。
B.“cānɡ海”在此处表示阔大深远的海,应写作“苍”。
C.“引人xiá想”意为勾起人们的想象,xiá应写作“暇”。
D.“聒噪”在此处的意思是“声音杂乱”,读为“ɡuō”。
(2)下面对材料中词语使用的理解或修辞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使用“春寒料峭”,意思是在立春这个节气,春寒已去,春意渐浓。
B.②处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描绘了春天不期而至的景象,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感。
C.③处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夏日已至,万物忙碌、热闹非凡的景象。
D.④处使用“兴趣盎然”,意思是人们对丰子恺画作的高超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反映春季和夏季的一组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依次填在横线上。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③雁语无题桂就章 ④闻香转角梅方露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⑥含笑迎春雪已红 ⑦菊香不散枫生色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春季:________     夏季:________
2.二组同学准备在班里布置文化墙,介绍二十四节气,请帮助他们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惊蛰

“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就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想象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然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睁开惺忪的双眼,迎接阳光的爱抚。这个节气也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甲】

清明

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乙】 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处暑

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到了处暑,收割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丙】


(1)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选择陈述有误的一项(     )
【甲】       
【乙】           
【丙】       
A.选择甲,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总结,灵动又有智慧,与草书的飘逸狂放相符合。
B.选择乙,因为我国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气源远流长,与隶书古朴厚重的历史感相近。
C.选择丙,因为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份责任,与楷书的端庄大气相符合。
(2)在【甲】【乙】【丙】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人们幸福感最强的节气了。
②看吧,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曼舞。
③这就像一个乡村客店的老板,在凌晨轻摇他有要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①【乙】③【丙】②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3)在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B.: 。       C.:          D.——     
3.三组同学在周记中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其中划线句子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改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不是一种智慧的结晶,而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

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讯的素笺,草地是生命萌动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

2023-03-26更新 | 418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xiù xiàng)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shēn shì)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ù xiàng)______       ②(shēn shì) 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______            ______
(3)与文段中“相宜”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A.适合B.互相C.失当D.快乐

(4)文段中“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两个“画”字的词性分别是(     
A.动词             叹词B.名词       助词C.动词       名词D.副词       名词
2024-01-29更新 | 28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轻轻抖落昨日的喧嚣。让丝丝的春风扫去心中的zào动,像老树一样舒展一下僵硬的腿脚,与春风舞蹈。静静地倾听鸟儿优美的歌喉,划破静寂的原野,像一首春天的歌,抚慰着心田。和小草一齐欢呼què跃,纳春风入怀,静静享受暖暖温存。恋恋不舍目送残雪,融化成满地的细流,然离去,心中然若失。春天美景似一条小溪,静静从心中流过,积郁的心,像被洗过似的透明、清纯,宛若一轮皎洁的明月,散发着银色的光芒。


(1)依次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然若失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ào(       )     欢呼què(       )
2023-05-12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