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9 题号:12930851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共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细柳                      驻扎
B.上自                            慰问
C.改容                            扶轼
D.军中不得驱驰                      奔走效劳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备胡                              怪之矣
B.不闻天子                    醉翁意不在酒
C.天子                           焉置土石
D.天子                           余故道学之难以告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汉文帝细柳劳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刻画了周亚夫这一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
C.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军规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D.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兵伐吴。吴师败。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傅说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__
(2)其筋骨             _____________
(3)人             _____________
(4)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
(5)发兵伐吴             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与百姓同其劳
3.(乙)文的最后结局印证了(甲)文中“______”(用原文回答)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共同看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022-08-04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管仲曰:“吾始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经商。②公子纠:齐国公子。③召忽:春秋时齐国人,护公子纠争君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毳衣炉火(     )          (2)舟子喃喃曰(     )
(3)吾始(     )          (4)吾尝三战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余强饮三大白别”中“而”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爱莲说》)B.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C.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D.结友别(《孙权劝学》)
3.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学习【甲】【乙】两文后,请简要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知己朋友?
2022-08-05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
(2)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有何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2018-11-03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