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431545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树叶的美

孙道荣

①多数的树叶,是到了秋天,才显出它的美来。

②不是说春天的树叶不美,那是树叶最嫩、最绿,也最有生机的时刻,它自然是美的。这时候,你摘一片叶子在手,用手稍稍一掐,就能挤出几滴春天的本色来。不过,花朵们的美,使它成了陪衬,人们在春天里只看到花朵,满树的绿叶因而都是寂寞的。

③到了夏天,花朵大多结出了果实,如果这果子是人或鸟喜欢吃的,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在了果子上。这时候的树叶,每一片都在努力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树叶掩映的果子们。它们被太阳烤成了深绿,甚而深蓝,有的则开始微微发黄,现出疲态。大一点的风,就能将它们从树枝上拽下来,使它们过早地走完了叶子的一生。

④只有到了秋天,大约在深秋吧,花朵早谢了,果实也被摘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叶子陪伴着黑黝黝的树枝。因为挣扎了一春一夏,叶子们也早已精疲力竭,但它们会在寒流到来之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大多数的树叶,已经变黄,或者变红,或者变紫,忙碌的人们偶尔抬起头,看见了树枝上的它们,人们被这些五颜六色的树叶惊呆了。姹紫嫣红,这本来是形容花朵的,但这一次,人们毫不吝啬地用在了树叶的身上,我觉得这是最精当的形容,也是对树叶一生最好的评价。

⑤如果你认真地去欣赏树叶,你就会发现,每一片树叶的美,又是各不相同的。

⑥有的树叶,美在抱成团,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满世界的翠绿葱茏,仿佛来到了绿色的海洋,连拂过它们的微风,都带着绿意,令人沉醉。

⑦有的树叶,在树枝上的时候,显得很普通,当它们落到地面的时候,你捡起一枚,瞬间被它的形状和纹理惊艳了,有人会拿回家,夹在一本书中,这片树叶,便有了书卷气,散发出文字的光芒。

⑧还有的树叶,一片落在了地上,又一片落在了地上,一片接一片,它们就像行为艺术家一样,用自己的身躯,铺就了一条金黄的树叶之路,让人叹为观止,不忍踏足。

⑨我见过的最美的一片树叶,是在朔风之中,孤零零地挂在树干之上。它已经枯干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寒风没有扯下它,大雪也没能让它坠落,它就那么孤单地,无望地,却也桀骜地,挂在树枝上。它在等待什么吗?它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它让我在那个寒冷而沮丧的冬日,忽然有了冲动,决计不再颓废。

⑩而让我最为震撼的,是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风,似乎也没有降温,头顶之上,忽然飘下来一片树叶,又一片树叶。我忍不住抬起头,我看见了树上的叶子们,像约好了的一样,纷纷扬扬地往下飘落。那么多的树叶啊,那么多的飘零啊,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地,不疾不徐地,从容淡定地飘落。那是人到中年的我,第一次遭遇一场落叶雨,它们让我看见,飘零也可以是很美的,落叶归根,回家的路,一定是很美的。

⑪没错,如果你细心体察,你就会发现,每一片树叶,它的一生中,必有最美的一刻,可能在它韶华正茂时,也可能在它苍老飘零时,就像我们每个人平淡的一生,亦必有最美的一刻。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春天的树叶是寂寞的,它是为了陪衬花朵而存在,所以它并不美。
B.第③段中“它们被太阳烤成了深绿”中的加点词“它们”指的是“树叶”。
C.树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细心观察,会发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充满了美。
D.文章重点描写树叶各种美的姿态,最后一段升华立意,由树叶联想到人生。
2.在作者笔下,树叶的美各不相同,梳理文章⑥—⑩,说说作者刻画了树叶哪几类不同的美?完成下面的填空。
叶子抱团连片→A___________B___________→一片枯叶独挂枝头→C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你一片叶子在手,用手稍稍一,就能出几滴春天的本色来。(赏析加点词语)
(2)有的树叶,美在抱成团,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满世界的翠绿葱茏,仿佛来到了绿色的海洋。(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孤零零地挂在树干之上”的那片树叶是最美的?请简要概括。
5.文章借“一片树叶”,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哲理?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亲爱的朋友们:

①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以后进了高等小学读书,知识渐开,渐渐懂得爱护中国的道理。一九一八年爱国运动波及到我们高小时,我们学生也开起大会来了。

②在会场中,我们几百个小学生,都怀着一肚子的愤恨,一方面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曹、章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③听讲的我们,在这位教师如此激昂慷慨的鼓动之下,哪一个不是鼓起嘴巴,睁大着眼睛——每对透亮的小眼睛,都是红红的像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学生竟流泪哭起来了。

④从此以后,在我幼稚的脑筋中,作了不少的可笑的幻梦:我想在高小毕业后,即去投考陆军学校,以后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带几千兵或几万兵,打到日本去,踏平三岛! 我又想,在高小毕业后,就去从事实业,苦做苦积,哪怕不会积到几百万几千万的家私,一齐拿出来,练海陆军,去打东洋。

⑤随后,我到K埠读书,情形更不同了。就在我读书的教会学校里,同是教员,又同是基督信徒,照理总应该平等待遇;但西人教员,都是二三百元一月的薪水,中国教员只有几十元一月的薪水;教国文的更可怜,简直不如去讨饭,他们只有二十余元一月的薪水。

⑥在K埠所谓租界上,我们简直不能乱动一下,否则就要遭打或捉。这种现象不会有点使我难受吗?

⑦最使我难堪的,是我在上海游法国公园的那一次。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

⑧朋友,我后来听说因为许多爱国文学家著文的攻击,那块侮辱华人的牌子已经取去了。可我们要知道,无论这块牌子取去或没有取去,那些以主子自居的混蛋的洋人,以畜生看待华人的观念,是至今没有改变的。

⑨朋友,以后我还遇着不少的像这一类或者比这一类更难堪的事情,要说,几天也说不完,我也不忍多说了。总之,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

⑩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

⑪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⑫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你们挚诚的祥松

五月二日写于囚室

1.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心路历程。
阶段心路历程
在乡村私塾读书(1)_________________
到高小读书时(2)_________________
后来辗转到K 埠以及上海(3)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1)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人物描写角度)
(2)这几个字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炼字角度)
3.假如你的好朋友小白要把第段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稿的一部分,请你从语气语调的演讲技巧方面给他一些建议。
4.读了这封信,你觉得作者具有怎样的精神? 请你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个与他类似人物的例子,并简要阐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光头胡哥

陆宗成

①光头胡哥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亮了——确切地说,是被他颈上那颗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照亮的;我们的嘴张着——仿佛里面塞进了一个小灯泡。“我叫胡建伟,华东师大毕业,教语文,任咱班班主任,上课同学们叫我老师,下课可叫我胡哥。”胡老师一张口声如洪钟,论调更是惊世骇俗。上课叫老师,下课叫胡哥?我们的眼睛更亮了,我们的嘴更圆了。有的女生尖叫起来,有的男生鼓起掌来。

②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活跃分子。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学校,搞什么实验班,搞什么三六九等归类,这不是明摆着排挤差生,伤差生的自尊吗?三个差生一台戏,难道你还指望我们头悬梁锥刺股为母校争光吗?没门。

③现在上课,胡哥说。我们吃了一惊:怎么不约法三章?怎么不演讲自己的苦难史或辉煌史?转身,挽袖,板书:“《诗经》三首。”几个遒劲有力、龙飞风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在黑板上,牢牢地住了我们的目光。我鬼使神差般放下了高高跷着的二郎腿——这个胡哥看来有两下子。

④“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沟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诗经中的女子,或明眸善昧,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这个胡哥,真牛。他的课,我们认了。

⑤班上体育特长生很多,有时候教室免不了成为练兵的场所,墙壁上免不了落些球印。一次,上语文课,胡哥指着一个球印说,有些同学是不是想通过它来证明自己的球技或者精力呢?这节课我们到操场练练,打球的人,回来写篇《打球记》;看球的人,回来写篇《观球记》。大家异口同声:好,好。体育委员站起来说,那你给我们当裁判吧。胡哥说,不,我上。

⑥胡哥夹在众多高大的队员间,一点儿也不起眼,但是他前盘后带,左冲右突,既像灵活的猴子,又像勇猛的豹子,很快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他恰到好处的传球以及精准的投球,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毫无疑问,他成了场上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人物。从此,班上再没有出现过玩球的现象,墙上的球印也销声匿迹了。那些体育生一有空就跑到操场去练球,他们羞愧得很——堂堂体育生的风头竟被一个文弱书生抢走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⑦有一位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章,马上将杂志借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哥云淡风轻,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分量的。那位同学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后,大家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倒复印,一一贴在学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竟满了。

⑧胡哥上作文课,从不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遣词造句,他只讲感受——阅读美文的感受,自己创作的感受。有时候,他什么都不讲,他只是抱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报刊,叫同学们挑着看,然后要求大家天马行空地写一篇读后感。怪了,平时我们这些听讲评就打瞌睡,写作文就头疼的,一到他的作文课居然觉得有话可写了——有时甚至还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两个学期下来,我们居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学习园地上也不再是胡哥一统天下,我们也攻占了一些阵脚。胡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突然摇头晃脑地来一句:孺子可教乎?孺子可教也!

⑨说真的,我们好像找回了点自信和班级荣誉感。谁再说我们破罐子破掉,谁再说我们班是差班、烂班,我们肯定会跟他急,胡哥也会跟他急。胡哥的口头禅是: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他的宣言是:我的班里没有一个差生。

⑩确实我们没有给胡哥丢脸。我们班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高考时,我们班58人中有42人考上了大学,其中语文平均分全州第一。这对一个县级中学的慢班来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不是用干瘪的说教而是用独特的魅力缔造的。

1.对于文中第②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交代了这个班“声名显赫”的缘由,突出了“我们”桀骜不驯的特点。
B.引出下文,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我们”对学校分实验班的强烈不满。
C.本段是插叙,插入了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帮助展开故事情节。
D.本段能够使情节更加生动,同时也为后文写“我们”的转变做了铺垫。
2.对文中记叙的班主任光头胡哥所做的令我们佩服、让我们改变的事,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次上课简单自我介绍后声情并茂讲解《诗经》,令“我们”刮目相看。
B.与“我们”一起打球所向披靡,从此在班上玩球现象和墙上球印销声匿迹。
C.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独特的引导写作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
D.走进教室,用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让“我们”的眼睛更亮了,嘴巴更圆了。
3.品析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在黑板上,牢牢地住了我们的目光。
4.对于胡哥的“挺起胸堂做人,俯下身子做事”这句口头禅,你是怎样理解的?
2023-01-09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④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⑤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⑥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⑦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⑧——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⑨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海燕”“暴风雨”和“大海”,还有“乌云、狂风、雷电”及“海鸥、海鸭、企鹅”四类事物的象征意义。
2.选文语言极富审美价值,试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2023-11-10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