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453796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       )       (2)人不知而不(       )
(3)不习乎(       )       (4)博学而(       )
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可以为/师矣
C.传/不习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
4.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给你的启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四十而不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
③人不其忧: __________                  ④年与时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甲】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乙】文第①句中,表明孔子立志勤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4.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分别简要说说诸葛亮和孔子关于修身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2022-10-27更新 | 19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下列句子在朗读停顿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君与/家君期日中
C.人不知/而不愠D.传/不习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日中不至,则是无B.元方入门不
C.不习乎?D.吾日省吾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世说新语》,该书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C.【乙】文中的“子曰”的“子”,既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这里也是指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是说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22-12-18更新 | 11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⑥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义而且贵                    而可求也
B.吾三省吾身                      中不至
C.不成人之                         是人之所
D.人谋而不忠乎                  吾亦
2.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D.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①句中“学而时习之”和②句中“传不习乎”,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
B.第⑥句中“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是从反面论述问题,主要讲的是学习态度。
C.选文第③句和第⑤句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告诫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富与贵”。
D.选文都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问题、做人的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22-01-05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