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1500806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未来数十年深刻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人类的生命健康,城乡发展,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维系都高度依赖水资源。

联合国水机制在2020年的世界水日发布了《世界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用水量在过去的100年里增长了6倍,水资源的需求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并根据世界各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抽取的水量与可用总水量的比值,制作了全球年度基准水压力图:目前全球有36亿人口(将近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缺水地区。到21世纪中叶,将有超过20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约40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遭受严重缺水的困扰,且将会有22个国家面临严重的水压力风险。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我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300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人口增长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20年间,全球每年出生人口约1.3亿,年人均淡水可供应量减少了20%以上。

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且二者互为因果、螺旋演进。气候变化打破了地球亿万年来形成的热量和水分平衡,水循环加速,改变了全球水资源分配,导致湿润的地区更加多雨,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成为碳排放量增加的诱发因素。

与水源性缺水相对的是水质性缺水,水污染是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工业、农业和城市产生的污染,导致越来越多的淡水无法被利用,也给生态系统健康带来挑战。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几乎每条河流的水污染情况都进一步恶化。


材料三

在我国,水安全问题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强化节水监督管理,让节约用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

增效减排是解决水危机更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提高农业效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并根据水资源条件,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让每一滴水发挥更大价值。同时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积极推行绿色高质量每类升级和循环化改造,从根本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水资源短缺”,以下对其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甲】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缺水区。
【乙】全球人口增长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丙】全球气候变化是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三的相关内容中可以看出,中国治理废水项目完成的投资呈现_________趋势,说明了_________
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与此同时,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拉开帷幕。请你结合三则材料,为“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1-22九年级上·北京·期末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鼓励企业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薇临危受命,担任军事医学专家组组长。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她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争分夺秒开展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

2020年2月29日,陈薇在武汉第一个接种了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尽管腺病毒载体已是成熟的技术平台,尽管疫苗已通过了动物试验,但在当时条件下,刚研制出来的新冠疫苗依然充满未知。

我先试打,如果没事你们再打。陈薇面色如常,语气如常。

一辆救护车停在楼下,静静待命。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接种半小时后,陈薇未出现不良反应,团队其他成员也开始接种疫苗。历史,会记住这个属于中国军人冲锋与胜利的时刻。

2020年3月16日,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4月12日,疫苗开展II期临床试验;8月11日,该型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2021年2月25日,该型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专利是我们的、原创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在武汉短短几个月,陈薇添了不少白发,但她的神情和话语,依旧坚定。

(素材来源于“学习强国”APP)


【材料三】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总设计师吕刚介绍说,八达岭长城站选址不仅要服务冬奥、服务八达岭景区,还要保护八达岭长城、青龙桥车站和字形线路等历史古迹。

要应对保护环境的高难度和施工技术的高标准,这对建设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不仅要借助技术创新,更要胆大心细。

建设者心里警钟长鸣:假如施工殃及了八达岭上的历史古迹,哪怕是裂了一丝暗纹,我们就成了千古罪人!要害部位施工时,绝不允许抡圆胳膊大刀阔斧地干。要害地方我们甚至是人工用风镐挖的。作业队队长王建东说,保护八达岭长城是京张高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整个修建过程中,隧道的掘进只能采取常规爆破的方法。这就得依靠精准微损伤控制爆破的先进技术,以精准的爆破减少震动,其作业震动的速度要降到每秒1.6毫米以下。传统爆破技术震速高,震感比较强烈;而精准的电子雷管减震爆破施工技术,能使爆破震动的幅度和分贝降到最低,震速控制在每秒1.6毫米时,每爆破一次只相当于在长城上跺了一下脚。

有人说,八达岭长城站,采用字形车站线路形制、字形救援疏散通道方式、字形辅助坑道设置、字形大跨度隧道施工工法,从整体工程结构到具体施工工法,将中国人品四个大字囊括其间,意在诠释设计和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与职业操守。

(节选自《人民日报》文章《高铁穿越八达的岭》)


【材料四】

现代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工匠精神,同时也为工匠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科技创新不单单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科技创新的工程特征催生了其社会性特征,每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不同程度地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法律等不同领域的支撑。科技创新更多时候作为一项大工程,存在着原材料、工艺、资金、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工艺再好,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术再先进,但是资金未到位或者难以持续,也不是一个好的创新项目;同样,科技创新活动如果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就需要加以改进或者暂缓项目推进。

(人民网《科技创新需要“工匠精神”》,有删改)

1.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解说“工匠精神”,陈薇带领的团队攻克医学难题、高铁建设者修建青龙桥车站都是生动具体的实例。
B.材料二中画线句真切地流露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明陈薇坚信新冠疫苗的研制已经成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C.八达岭长城站从整体工程结构到具体施工工法,将“中国人品”四字囊括其间,意在诠释设计和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与职业操守。
D.科技创新具有社会性特征,不单单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每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不同程度地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法律的支撑。
2.请结合材料二、三、四的内容,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3.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或是你的课外积累中,也有许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请选取一人,联系课文内容或生平事迹,阐述其身上的“工匠精神”。
我选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2023-04-19更新 | 11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其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按照此前公布的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材料二】2021年4月20日19时51分许,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2021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天宫二号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材料三】2021年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材料四】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1.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2010年9月中国空间站工程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
B.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启空间站时代。
C.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精准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D.未来在“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2.①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天舟一号与天舟二号任务有何异同。
②阅读材料一、材料四,进入“空间站时代”后,航天员将迎来哪些任务与挑战?
2021-08-02更新 | 2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一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材料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XX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XX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13%

没有,瞎耽误工夫

16%

无所谓,不讨厌

71%

学校劳动教育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33%

未开设

33%

不清楚

34%

劳动教育是否作为考核项目

3%

79%

不清楚

18%


[材料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丰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劝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 10月11日,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
D.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家长都认为劳动教育可有可无,进不进行劳动教育都无所谓。
B.材料二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的态度是无所谓,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
C.材料二针对“劳动教育是否作为考核项目”这一调查显示,只有极小数师生知道劳动教育应该用为考核项目。
D.材料三表明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教育体系。
3.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
2021-04-29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