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列子(约前649-前606)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51870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范式(节选)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①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②孺子:小孩子,指张劭的子女。③克:约定。④馔:食物,多指类食。⑤审:确定。⑥乖违:违背,此指违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共克                                           期:期待
B.二人告归乡里                                     并:一起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所寄             亡:没有
D.曰:“巨卿信土,必不乖违。”             对:回答,应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请设馔候之                           骨(《狼》)
B.共克期引日                           悟前狼假寐(《狼》)
C.至日,巨即果到                    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D.当尔酝酒                              温故而知新,可以师矣(《论语》十二章)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常用“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者事情。
B.《杞人忧天》中“杞人”之所忧与“晓之者”之所忧不同,“杞人”忧天地崩坠,“晓之者”为杞人的担忧而担忧。这两种人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C.《范式》一文中张母与张劭相信范式会遵守诺言,如期赴约,因为他们了解范式的为人。
D.《范式》一文中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巨卿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5.请用“/”给下列文句划分合理的停顿(限标两处)。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薛谭学讴》,完成下面小题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辞归。秦青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1)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2)讴(ōu):徒歌(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歌。(3)谢:道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     辞归
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一处)。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3.翻译:薛谭乃谢求反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2023-03-09更新 | 4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峻)
B.寒暑易节,始一焉(“反”同“返”,往返)
C.北山愚公长曰(叹气)
D.鲁公园,欲凿池(修建)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焉土石/父曰:“无地土。”
B.北山愚公/家人有止之
C.河曲智叟笑而之曰/家人有之者曰
D.苦而不平/又忧焉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2019-03-28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五小题。

(甲)

愚公移山(选段)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为云泣下。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头,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①南霁(jì)云: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时任河南节度使。③巡、远:即张巡、许远,安禄山攻睢阳时,两人共同守城。④疆:同“强”,硬要。⑤具:具备。⑥延:邀请。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下面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B.面山而   居天下之广
C.贼刃胁降巡   域民不封疆之界
D.不下咽   九十
(2)翻译。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欲 将 以 有 为 也 公 有 言 云 敢 不 死!
(4)甲文中愚公和智叟的辩论是全文的核心,两人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乙文中南霁云威武不能屈体现在哪两件事情上?请分别简要概括。
2023-01-25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