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物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8 题号:15460798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1.选文介绍了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③段中加点的“据专家介绍”能否去掉?为什么?
【知识点】 事物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升/升,自来水为20-30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l~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
2.为什么其他的饮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3.第④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4.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拟写一则倡导喝白开水的公益广告语。
2020-07-06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AI抗疫:人工智能国家试验区显身手

①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药物研发,到诊断辅助、智能测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工智能(AI)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应用其中。

②测体温、戴口罩,已成为不少人外出的自觉行为。但在人流密集区,逐个测体温难免排长队,会带来交叉感染的隐患。这不,无微不至的人工智能出手了:北京市政府利用百度研发的“口罩人脸检测及分类技术”,在清河火车站、北京南站等人流密集地区,实现了体温异常、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等违规人员的精准识别。海淀区政府利用旷视科技研发的AI测温系统和Braint+人工智能平台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无接触测温应用,实现疑似患者精准快速筛查。

③AI还能助力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人工智能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华为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于2月3日宣布筛选出5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供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中参考。上海深兰科技根据新冠病毒全序列基因组,研究病毒的变异位点,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当前已完成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进行了256种规则的变换统计,分析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N蛋白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防范病毒下一步变异提供依据。

④AI无接触产品保障安全更贴心。前段时间网友们秀出电梯花式按钮方法,纸巾、笔帽齐上阵。现在不用麻烦了,借助语音识别算法和自动控制技术,“小度无接触式电梯服务”实现了语音呼叫电梯按键,从而减少电梯接触式病毒传播的风险。

⑤智能机器人不仅为医院感染病房送餐,还能保障医院安全诊疗。上海交大研发的AI机器人“小白”协助武汉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可用于疑似病例会诊与远程查房。钛米科技开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进行自主避障;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目标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毒。

(选自“新华网”2020年3月11日,有删改)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应用?
2.简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人工智能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云端学习”,人工智能同样大有可为。请结合自身线上学习实际,举例谈谈人工智能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我们提升学习效率。
2021-08-19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手机是条“贪吃蛇”

①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已经越来越神通广大。它就像当年那款游戏中的“贪吃蛇”,在通话的“本能”之外,已经吃掉了游戏机、卡片式相机,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和录音笔等设备,现在,它又咬住了电子导航、移动支付等猎物,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让卡西欧等老牌公司掘失惨重。

②个人用品也成了这只贪吃蛇进攻的目标,手环、手表、眼镜一类可佩戴设备,大有被它吞噬的趋势;就连牙刷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被它叼进了嘴。最近,已经有生产商推出了一款电动牙刷,可以根据使用者刷牙时对手柄的压力,采集口腔中每颗牙齿的信息,在手机上生成牙齿情况的全息图,并定期生成牙齿情况报告,提出健康建议,甚至帮助使用者与牙医进行信息交流。

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人们习惯了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甚至离开它就无法正常沟通,手机依赖症和交流恐惧症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

④手机,看上去已经无所不能。当客厅里的电视、书房里的电脑、卧室里的睡眠记录仪、盥洗室里的牙刷,乃至车库里的车辆都被手机一一攻克后,谁会是电子设备们最后的堡垒?

1.根据选文,说说手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看上去”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2020-10-23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