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566174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借代手法来表示对人的称谓。如:“黄发垂髫”指代“老人和孩子”,“布衣”指代“平民”,“须眉”指胡须和眉毛,指代男子。
B.山南水北谓之阳,水南山北谓之阴,如《愚公移山》中“直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是指汉水南岸。
C.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还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D.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等。
2022·湖南湘西·二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多一些宽容》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课文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重点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B.《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小谢”是南北朝时期齐的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
D.《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2016-11-17更新 | 33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都是代指老人和小孩,分别出自两篇描写见闻的“记”。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而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024-01-27更新 | 35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B.郑振铎在《猫》的结尾写“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是因为第三只猫吃了“我”心爱的芙蓉鸟,表达了“我”对鸟无辜而亡的自责和痛悔之情。
C.《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于刘备称帝后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D.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2022-08-1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