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新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1568552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宫课堂”点燃青春梦想

①12月9日,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②空间站既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还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开讲,为广大青少年打开科学的殿堂,点燃青春梦想。

③“天宫课堂”播种科学梦。特殊的“太空课”,奇妙的太空实验。“心肌细胞在显微镜下闪光”“花朵折纸在水膜上绽开”“透过水球和气泡能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乒乓球悬在水中不上浮”“泡腾片在蓝色水球不断产生气泡却始终不会离开水球”……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细胞、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浮力消失、水中泡腾片实验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生物学,以及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等科学知识,青少年们能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本次太空授课为新时代科学普及、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培养开了个好头,必将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科学梦,航天梦的种子。

④____________。“太空睡觉会不会做梦”“怎样在空间站养金鱼”“航天员喝水的吸管会不会飞走”“氧气和水哪里来”“冲出地球、返回地球,是不是像过山车一样刺激”……许多充满想象力的问题被纳入“天宫课堂”互动环节,航天员们为青少年们作出了详细地解答和具体的演示,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和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关心科学、了解科学、喜爱科学、投身科学,有助于为科学事业发展培育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后备人才队伍。

⑤___________。无论是中国人进入太空,开展出舱活动等,还是举办“天宫课堂”,都是中国科技实力、航天能力及文化魅力的生动展示。此次“天宫课堂”采取天地连线、天地互动形式,让青少年感受航天员的空间站生活,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进步。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是一次特殊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天宫课堂”激发爱国热情,激励广大青少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⑥青春因梦想而美丽。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天宫课堂”将一代人的梦想点燃,青春梦想将越燃越旺、越飞越高。

1.选文从“天宫课堂”播种科学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讲的目的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事热议”的班级交流会上,老师分享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情绪高涨,很受鼓舞。大家围绕“青春·梦想”“青春·科学”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谈一谈个人感悟。
写作提示:①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100字。
【知识点】 新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识富有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

本报彭泽讯 张金扬、记者朱晓峰报道:盛夏7月,鼓泽县爆发出一则新闻:龙城镇马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双双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学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到王求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36岁的王求晓和33岁的高晓华,有10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1984年购买了两艘110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5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农民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别于1966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刊,夫妻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5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成人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7月,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9月初启程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般承包给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

1.一般新闻按内容分为实标题和虚标题。“致富不忘求知 更望知识富有”是本文的___________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是本文的____________
2.第一段划线文字是这则新闻结构中的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王求晓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4.指出哪是新闻的结尾?结尾有哪些内容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注意?
2017-12-21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关于“十一黄金周”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假期由来

黄金周制度,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设立的,是当时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通过借调周末而形成长假的举措。消费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标志,既与社会群体收入水平息息相关,也与民众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时间充裕与否密不可分。通过给予人们充足的休息时间,刺激人们的经济思维,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百姓的休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用于餐饮、购物、旅游、健身、娱乐的消费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增加,人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向往。由于周末和节假日本来就是商业消费的集中时间,七天长假更是旅游、交通和商业集中时段,是有利于商家赚钱的商机,媒体称为,黄金周。

【材料二】“数”说现状

(1)今年国庆恰逢中秋,凑足8天长假被大众称为超级黄金周。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2)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渐成消费新时尚,供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绿色共享、移动支付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有力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

(3)新闻网报道:此次,十一长假期间,共有7.05亿人次选择出游度长假。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庆节让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踏上旅程;10月1日,约10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8周岁华诞;八达岭长城景区清洁工每日背十余吨垃圾下山;10月3日当天,浙江省旅游收入逾80亿。

(4)近日,马蜂窝旅行网联合今日头条发布了《2017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显示:

【材料三】专家言论

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黄金周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对家庭团聚的传统精神需求,黄金周满足的是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应当设置三个固定七天长假:春节家庭团聚,五一、十一远程出游释放社会压力,从而更好带动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十一黄金周的影响并非只有7天。假期临近,人心浮动,经过七天长途奔波,还要恢复体力,前后算起来大概是十天,劳动生产率会受影响。现在,黄金周‛出行人群中,有近2亿从事一线劳动的年轻人,按1人每天创造100元计算,10天损失2000亿……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问题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他们不堪重负。

【材料四】网友热帖

范戈成都:10月1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日在床上看各地景区排队,3日在家看全国酒店涨价,4日在家看景区公路变停车场,5日在家看游客到处被宰,6日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7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8日在家看北上广进不了城。

杂谈五味: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十一黄金周给了我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去名胜古迹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自然风景区直面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大都市目睹了城市的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

靓靓亮亮:有个十一真正好,七天的时间我做主,去和家人团个圆,去和朋友喝个茶,去到郊外采个风,再去图书馆看个书,生活因此变美好。

(有删改)

1.材料二中“数”说了哪些现状?简要概括。
2.材料二中的《2017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
3.“十一黄金周”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请阅读相关材料,简要概括。
4.最近,关于“是否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讨论异常激烈。你认为是否应该取消“十一黄金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9-04-06更新 | 1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一: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北极阁丛葬地纪念碑等多地,民众自发以各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一幅“五洲同怀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材料二:听听来自和平的声音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活动中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

材料三:日媒为何在公祭日安静异常?

中新网12月15日电中国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称,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前一天,日本媒体静得出奇。文章摘编如下:

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无只字片语。即使在包罗万象的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

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1.速读以上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
2.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2018-04-2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