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67155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假币里的善良

路小远

①中午去菜市场买菜,摊主找钱的时候,竟发现里面有一张假的一元钱。摊主很是意外,拿着那张假钱瞅了好半天,直说奇怪,这年头居然还有假一块的?末了,她问我,要不要收藏一下这一块假钱?我说,不了,你还是给我换一张吧!摊主无所谓地笑了,嗨,就一块钱,瞧你那个紧张劲儿,坐公交车时往里一塞不就行了。我自然不会听她的拿着一元钱假币去坐公交车,可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是真的花过一张假币。

②那是六年前的事了,彼时,我刚到北京的一家书店打工。有一天,店长和别的同事都不在,我就自作主张地做了一回收银员,因为只收了一个客人的钱,所以我一直觉得应该不会有事。可临到晚上店长结账的时候,发现钱柜里有一张二十元的假币,店长和其他同事一致认为那张假币是我收的。由于之前那位客人的确给了我一张二十元的钱,所以对此我无话可说,只得自掏腰包放进流水里二十元钱。

③起初我是想把那张假币给烧了,可是后来我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于是,我决定把它花掉。一天早晨,我特意起得很早,然后选了个不经常去的早餐店买早点。值得庆幸的是,那天早晨的人并不是很多,我进去以后,假装很随意地点了两个包子。开始我还能假装镇定,但当那个胖胖的男老板拿着那张假币反复查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全身都在发抖,双腿不自觉地打战,我紧张到不敢抬头看那个老板的眼睛。甚至,我都想把那张假币从他的手里夺过来,可是我又不敢那样做。良久,老板才慢慢地从钱柜里把零钱找给了我,记得当时我跟他说谢谢时声音都在发抖,甚至有没有说出声来,我都忘记了。我将他找给我的零钱紧紧地攥在手里,逃命似的跑出了那个店,直到离店里有一段路,我才敢让自己停下来,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心里发虚。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平静下来,每每想起那个老板鉴别那二十元假币时的情景,我都自惭形秽!

也许是心理原因在作祟,也许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下意识地想做些什么!总之,那件事过了以后,我便常常去那家店买东西吃,甚至还经常带同事一起过去。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每次看到那个老板的时候,我都想跟他说一声,请你把那张二十元假钱还给我!可是,我没有那个勇气!这样持续了一些日子,有一天,我独自去买早点,还是那个男老板收钱,我准备提着东西走的那一瞬间,他叫住了我,说:姑娘,其实你不用每天都来吃我店里的东西,也不用带你的朋友来,天天吃这些东西都腻了吧!我早就看出你是个善良的姑娘,出门在外谁还不遇到点儿难事儿啊,别总记在心上!我惊讶地看着他,心里有些不知名的情绪在翻滚!他只是呵呵一笑,自顾自地忙乎去了。

⑤我早就应该猜到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二十元是张假币,只是他没有当众揭穿,而是选择善意地为我遮掩过去。那天在那个早餐店里,我第一次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流下了既感动又带着点委屈的眼泪,而北京,就是在那一刻。湿润了我的心!

⑥他说的没错,我当时确实遇到了困难,那是我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月,还没有领到薪水,全身的钱加起来不足一百元。所以,我才把那张二十元的假币留了又留,所以我才盘算着把它花出去,因为当时那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

⑦那个胖胖的老板说我是个善良的姑娘,可是我想说,老板,你才是那个真正善良的人!

(选自《文苑》,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叙述去菜市场买菜,摊主发现一元钱假币的事,其作用之一是引出下文的故事。
B.第④段开头连用两个“也许”,表明“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常常去那家店买东西吃。
C.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对我的神态和心理作了描写,表现出我害怕、紧张、后悔的心理。
D.文章开头菜市场摊主的言行和文中早餐店老板的言行形成对比,更突显出早餐店老板善良的形象。
2.说说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中“感动”“委屈”的原因。
那天在那个早餐店里,我第一次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流下了既感动又带着点委屈的眼泪。
“感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讲了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1-22七年级上·广西百色·期末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课(节选)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韩麦尔先生在“我”之前印象中是怎样的?后来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突然“高大”起来了呢?谈谈你的理解。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韩麦尔先生只写了几个大字,使出全身力量是因为(       
A.他接连上了三节课,精疲力竭。
B.今天听课的人多,字要写得又粗又大。
C.这两个字倾注了韩麦尔先生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
D.字写得有劲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韩麦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课”,这对表达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2018-09-05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欧利和雏芳

【美】艾·辛格

这座森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挂满枝叶的大树,辽阔而茂密。每年的这个季节,通常已经冷起来了,甚至还会下雪;可今年的11月却比较暖和,如果不是林中铺满了落叶,你也许还会觉得这正是夏天。这层层落叶,有藏红花般的黄色,有醇酒一样的红色,还有金色和一些混合色。它们有的是被雨打落,有的被风吹落;有的落在白天,有的落在夜晚。而现在,已经变成一层厚厚的地毯,覆盖着森林的空地。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阳光透过生意盎然的枝条洒在落叶上,那些不知怎样从秋风中死里逃生的爬虫和飞蝶,悠闲地在它们身上漫步。叶下的空隙,为蟋蟀、田鼠和其他许多在地球上寻求保护的生灵提供了藏身之处。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寒夜,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有谁知道,为什么有的树叶飘零了,而有的却高悬枝头?可是欧利和雏芳相信,惟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之间深深地相爱。欧利比雏芳年长几天,也比她略显宽大,但雏芳却更加娇美而优雅。当风雨、冰霜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谁也帮不了谁的忙。可欧利还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雏芳。在最凶猛的暴风雨中,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它们不仅撕扯着树叶,而且还要吞没整个枝条。欧利依然恳求着雏芳:“坚持住,雏芳!全力坚持住!”

每到寒冷的风雨之夜,雏芳便会委屈地抱怨:“我已经不行了,欧利,但是你还可以坚持住啊!”

“那有什么意思?”欧利说,“没有你,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如果你飘落了,我也要随你而去。”

“不,欧利,别这样!只要能坚持住,就决不应该飘落!”

“这全要看我身边有没有你,”欧利说,“白天,我欣赏你的美貌;夜晚,我闻着你的芳香。只让我这一片叶子留在树上?不,决不!”

“欧利,你的话是甜蜜的,可它不是真的,”雏芳说,“你完全知道我已经不漂亮了。看我变得多么憔悴,多么枯萎!现在只有一样东西还没有离开我——那就是对你的爱。”

“这难道还不够吗?在我们全部的本领中,爱情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欧利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便可以留在这里,无论什么狂风暴雨也摧不垮我们。我想告诉你,雏芳,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你。”

“为什么,欧利?我全都枯黄了。”

“谁说绿色美丽而黄色不美?所有颜色都同样有自己的魅力。”

欧利正在倾诉衷肠,雏芳担心的事却终于发生了:一阵风吹过,把欧利从树枝上吹了下来。雏芳战栗了,几乎也要随着落下,但是她很快又坚持住。眼看着欧利在空中渐渐地飘远,她用树叶的语言呼唤着他:“欧利,回来啊!欧利——”话还没有说完,欧利便从视线中消逝了,同地上的其他叶子融在一起。只留下雏芳孤零零地偎在枝头。

白天,还能想办法排遣悲伤,但天色渐渐暗下来,冰冷刺骨的雨滴打在身上的时候,她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觉得,树叶全部的不幸应该归罪于大树,都应该归罪于粗壮的树干。树叶落了,而枝干依然高高地挺立着,粗壮坚实地植根于沃土里。风雨冰雹都不会使它烦恼,它或许可以永远活着。对雏芳来说,树干就是一种神。它用叶子把自己装扮上几个月,然后又将它们抖落。它可以用汁液养育树叶,愿意养多久就养多久,然后再让他们渴死。雏芳央求大树将欧利还给自己,央求它重新回到夏天,但大树根本不理睬她。

雏芳觉得,从来没有一个夜晚像今天这样长,这样黑,这样冷。她同欧利交谈,并希望得到回音,但欧利沉默着,失去了全部的生的迹象。

雏芳对大树说:“既然你将欧利从我身边夺去,那就让我也去吧。”

可是就连这样的祈求也得不到大树的同意。

不久,雏芳感到昏昏沉沉,这不是困倦,而是一种陌生的疲惫之感。当她醒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不是挂在枝头。趁她昏睡的当儿,风已经将它吹落。以往挂在枝头的时候,她总是伴着太阳一同醒来,而这次却有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同时,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在她旁边躺着欧利,他们用一种从没有尝过的爱情彼此欢迎着对方。这不再是依赖命运和怪想,而是与宇宙本身同样强大的永恒的爱情。那种从4月到11月曾经日夜担心着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死亡而是永生。一阵微风掠过,将欧利和雏芳抬起。他们怀着那种只有解脱了自己、与永恒同在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巨大幸福,翩翩翱翔。

(摘自《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版)

1.根据小说内容,试着用四个字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1)→悲伤独挂→(2)(             )
2.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
4.小说最后“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雏芳“顿悟”到了什么?
2016-08-03更新 | 1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宋嫂丸子

①在这样寒风瑟瑟的天气里,还有哪样物事,比一大砂锅热气腾腾的丸子更暖人心?鱼圆、虾丸、牛肉丸、鸡肉丸、荠菜猪肉丸,还有藕圆或萝卜圆,纯白、虾红、灰粉、暗绿,在放满了豆芽笋片蘑菇的汤水里煮开,载浮载沉,一掀锅盖,香气让人猛打了三个喷嚏。所有的寒冷瑟缩,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②宋嫂做丸子的那份辛苦,非寻常人所能消受,她坚持鱼圆要用白鱼做,而不是青鱼做,谁都知道十斤重的青鱼好寻,五斤重的白鱼难觅,而做鱼圆,偏是鱼越大越好。因此,深夜两点,宋嫂就要出发,骑上电动三轮车到远郊的码头进鱼。穿两层棉袄,下面是一双齐膝的高筒胶靴,手拿一个手电。有时,鱼贩们会为谁家的白鱼更新鲜争吵起来,宋嫂得意地说:你道我如何分辨?看眼珠,看鱼鳃?这哪能分得出来?宋嫂的办法是把手电关掉,让周围的人也把手电关掉,手电一关,白鱼的鳞片就在昏朦的夜色中闪闪发光,鱼鳞没有办法说谎,越新鲜的鱼,鱼身的颜色越是发珍珠白,稍微暗淡一点,出水时间就要往前推了;还有一点说起来更玄,宋嫂开始远远地闻味:最新鲜的鱼,腥是腥,那腥味很干净,有点发甜。

③鱼买回来,第一缕曙色还远未降临,宋嫂开始剔鱼骨,打鱼蓉。白鱼就是这点好,没有暗色的鱼肉,茸泥剁细后雪白粉嫩。把鱼茸放在大盆内,加上生姜末、葱汁、料酒、蛋清、老菱粉,加水调和成黏稠状,再加精盐,开始收膏。此时,宋嫂把所有的精气神儿都灌注在两条胳膊上,鱼圆是否久煮不散,以及是否浮水正圆,筷夹如兜,晾入碟内如扁纽,全看这一刻的上劲是否能上圆。

④从早到晚,宋嫂都没有真正歇下来过。宋哥说,有些麻烦是她自找的,比如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附近的小学放学之时,宋嫂非要单做一锅灌黄鱼圆,专供那些老人家接了小孙子小孙女来解馋。在宋嫂的老家泰州,灌黄鱼圆要用到蟹黄,成本很高。宋嫂很聪明,用的是罗氏虾的虾黄,反正要做虾丸,原来鼓圆虾头中的那块胭脂红的虾黄浪费不用,可惜了。宋嫂特将家中的两张小方桌抬出,让背着书包的老人家与孙子对坐,小瓷碗,热鱼汤,汤里浮漾着8枚鱼圆,好像白玉丸里含了一块艳色夕阳。

⑤这也是城里孩子,在功课的压迫下唯一可以品尝天伦之乐的时候吧。在路上,在离开了学校还没到家的中途。宋哥说:我看你不是可惜那点虾黄,你是贪看人家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絮叨——你是想儿子,也想家中二老了。

⑥宋嫂不语,俄顷,眼圈红了。

1.揣摩下列语句,对加点部分作简要赏析。
(1)宋嫂得意地说:“你道我如何分辨?看眼珠?看鱼鳃?这哪能分得出来。”
(2)宋嫂特将家中的两张小方桌抬出,让背着书包的老人家与孙子对坐,小瓷碗,热鱼汤,汤里浮漾着8枚鱼圆,好像白玉丸里含了一块艳色夕阳
2.文章写的是“宋嫂丸子”,宋哥这个人物似乎有些多余,是否可以去掉?
2021-08-11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