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人物传记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6894400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赋采薇

茅海建

①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②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①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④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②“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⑤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哲:③“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胸腹不幸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不断恶化,多次陷入了昏迷,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④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⑥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举行了国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人也敬献挽词、挽联。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选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公正待人,以实际行动来相信宗祺仁是爱国志士。
B.②史迪威对戴安澜赴缅与日军顽强作战,为国立功,大振国威的英勇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C.③这句话显示了戴安澜的热血丹心和民族骨气,表现出他对日军的痛恨和对英军假情假意的极度不满。
D.④表现戴安澜牵挂祖国,致死爱国的赤胆忠心。
2.下列对文中戴安澜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安澜和将士们有深厚的感情,他在身中子弹、伤口发炎溃烂、无法说话的病危之际,仍然硬撑着为将士们指路回家。
B.作为丈夫,戴安澜深爱自己的妻子;作为父亲,戴安澜割舍不下自己的孩子;作为儿子,他挂念母亲,希望妻子能替他伺候奉养母亲,他不愿父亲为儿子战死而悲痛。
C.身为国军将领,戴安澜富有作战经验,不忘初心,以民族大义为重,用生命践行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乃真将军也。
D.戴安澜能诗能文,刚柔并济,淡泊名利,国家需要他时,他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起民族和平事业的大任。
3.下列对全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含义指戴安澜将军受命于危难之中,率部远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抗日救国的《采薇》诗篇。
B.文章主要写戴安澜将军团结爱国人士、率部入缅甸、东瓜激战、缅北遭遇伏击壮烈牺牲的事迹,歌颂戴安澜将军的伟绩和爱国精神。
C.文章从正面和侧面详写了戴安澜将军英勇抗敌、殒身不恤的事迹,可见作者对戴安澜将军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D.戴安澜将军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佩服他,主要是被他不惧艰险率部异域奋战、同仇敌忾、以身报国的民族情怀和英雄气概打动了。
【知识点】 人物传记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棱角屠呦呦

①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院士,只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②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早在1930年12月30日,当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③1945年,屠呦呦入读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次年一场灾难降临,她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了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④1951年春,屠呦呦从宁波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她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接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又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⑤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⑥“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⑦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我们之间的沟通往往非常简单直接,有事说事,说完就了。”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⑧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一番话。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概述“三是三不是”既交代了屠呦呦平凡的身份,又突出了她犀利的性格特点。
B.父亲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屠呦呦取名时,就想让屠呦呦投身医学研究,并与青蒿素结缘。
C.文章多处合理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论原话,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屠呦呦的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
D.这篇传记以冷峻而客观的语言叙述,使传主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对传主伟大的人格肃然起敬。
2.文章标题是“棱角屠呦呦”请结合文章说说她的“棱角”表现在哪些方面。
3.屠呦呦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了很多成功,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2-11-16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巾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1.“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2)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2018-12-10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奋发向上的钱三强

笑 笑

①浙江绍兴的古越藏书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窗槛雕斗,颇为雅致,是个书香花香同芳、地气人气俱旺的地方。

②20世纪初,这里曾住过一户钱姓人家,主人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是我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年轻时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曾参加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③1913年10月,正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担任国文教授的钱玄同,接到了来自家乡绍兴的喜讯:他有儿子了!异常喜悦的钱玄同,给儿子取名叫秉穹,意思是说,掌握苍穹,控制宇宙!

④不难看出,博学而思想开明的父亲,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在小秉穹出生9个月后,钱玄同就把他和妈妈接到了北平,住进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子弟学校——孔德学校。

⑤天性聪明的钱秉穹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孔德校风的熏陶与感染下,自幼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什么书他都喜欢读读,读不明白就问。

⑥转眼,钱秉穹6岁了,该上学了。由于他在父亲身边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因此,孔德学校根据他的实际文化程度,让他直接插入二年级。孔德学校是一所开明的新式学校,当时的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学校除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对音乐、图画、劳作课很重视。而且孔德学校师资力量较强、阵容整齐,老师们的水平足以胜任高中的教学工作。有着这么优良的学习环境,再加上钱秉穹自幼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胸怀大志,奋发上进,因此,虽然他是跳级生,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头最矮,但是学习成绩很快跃居前列。而且,他热爱体育,是运动场上的一名健将。刚进初中,年方13岁的他就成了班上山猫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他的个人技巧、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都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⑦一次,一个体质瘦弱的同学给钱秉穹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秉穹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父亲钱玄同看见了。

⑧“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

⑨“他叫我‘三强’,一是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三,二是因为我喜欢运动,身强、手强、力强。钱秉穹笑嘻嘻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

⑩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不过,你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也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三个方面样样强。

⑪“父亲,我知道了!钱秉穹挺直身体,朗声答道。

⑫“我看‘三强’这个名字很好,干脆,你就改名叫钱三强?

⑬“好啊!本来就很喜欢这个外号的钱秉穹,欣然同意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这个名字,时时激励着钱三强,使他日后在学业事业上一强再强。他23岁就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24岁远赴法国留学,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指导老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⑭他对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发现,以及分裂机制的合理解释,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

⑮1948年,钱三强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原子核研究的人才,对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选自《小爱迪生》)

1.同学们为何称钱秉穹为“钱三强”?
2.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钱三强的“奋发上进”?
3.从全文来看,钱三强的成功有哪几方面的因素?
4.读完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2023-02-1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