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鲁迅(1881-1936)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7008478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2)“这一声却听得特别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知识点】 鲁迅(1881-1936)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节选)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2023-02-22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腺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普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家的,我们偷那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⑤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节选)

1.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节选部分所写的三件事,
夏夜行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语言:从①②段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贯析。
3.选文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19-08-17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②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⑦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轻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2016-11-18更新 | 7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