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76021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

梦里几度南瓜花

何春燕

①常在梦里,梦见了一蓬蓬的绿,还有那一蓬蓬的花。花好,大且黄,像一只只吹响的喇叭。这该是祖父种下的南瓜花吧。

②祖父在世时,最喜欢种南瓜。

③每到春天,祖父不放过房前屋后,地头田垄任何一个角落。刨个坑,撒把稻草灰,扔下两粒籽。过不多久,几根胖胖的绿芽,就笑呵呵地探出了头。

④等到南瓜长出了藤蔓,叶片儿比我的巴掌还大,祖父就担着粪筐捡了牛粪,细心地培在南瓜篼下。这时的南瓜,铆足了劲儿疯长,粗壮的藤蔓想到哪爬到哪,似一个率性贪玩的孩子。

⑤到了夏天,阳光甚好,暖暖的。碧波荡漾的南瓜开花了,顺着藤蔓,噼里啪啦,一路开了去。硕大的黄花,张着一脸的欢笑,躲在草丛里捉迷藏。这时,可以看到蜜蜂,还有粉蝶,在里面载歌载舞。田里归来的祖父,篾筐里总有一把艳艳的花黄,是祖父掐回的南瓜花。

⑥做饭时,祖母把掐回的南瓜花洗净,切上几只青椒,用热油锅炒了吃,一道滑溜香艳的菜,丰盛了一桌子的幸福。有时祖母看我馋得慌,就抓把面粉,调匀了,把洗净的南瓜花拖上面糊,放油里炸。我直勾勾地瞅着锅里,看着南瓜花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浮在油面。那个香啊,钻到骨头里去。

⑦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吧,院角地头就滚满了南瓜,青嫩,圆滚,像可爱的胖娃。祖父很是怜惜,砍了荆棘,罩在小瓜上,生怕猪牛糟蹋了。秋天的阳光是金色的,撒了金子般。转眼,南瓜就金灿灿的了,个个膀圆腰粗,滚了一地。祖父看着欢喜,担了箩筐,把南瓜一个个挑回家。胖墩墩的南瓜,带着憨实的笑,码放在屋角,一屋子阳光的味道。

⑧等了一个好天气,祖父和祖母就忙活开了。把一个个南瓜搬到井台边,洗净。祖母把南瓜一一剖开,切成大块。祖父用刨子,唰唰地刨成薄片,撒在大匾里晒。晒干的南瓜片,用来做香辣的南瓜酱,特馋人。而这个诱人的等待,要慢慢等到寒冬。

⑨而最直接的迫不及待,是从南瓜里掏出的一把把瓜子,那是喷香的诱惑。帮祖母把瓜子洗干净,晒干。我们围在灶台边,看祖母用文火细细地炒,慢慢地烘,口水就咕噜冒出来了。待到瓜子炒香了,祖母就在我们的口袋里一人装上一把。不消多久,我们就嗑完了,直愣地看着桌上祖父下酒的那一把瓜子。这时祖父边笑话我们馋,边一人撮一小撮放在手心。

⑩祖父种下的南瓜,香甜了我们整个童年的记忆。

而今,祖父已过世多年。那蓬勃的绿,那硕大的花,还有那暖暖的香,依旧时常钻进我的梦里,几度花开花落。


(1)阅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
硕大的黄花,张着一脸的欢笑,躲在草丛里捉迷藏。
(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021-10-07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打井

李同书

①父亲要在院子里打一眼井,这个计划从规划到落实只用了三天时间。

②年轻的父亲几乎做梦都想有一眼属于自己的井。那时候吃水跟吃油一样昂贵,父亲延续了祖辈的血统,倔强刚强,更多了几分勇敢和叛逆。他把这个计划在梦醒之后如叙家常一样告诉母亲,年轻的母亲在重大事情上总是依赖父亲。但是那次母亲破天荒的对父亲的计划表示出疑惑。母亲的疑惑多少使父亲怅然而遗憾,但是他仍像上足发条的钟摆,丝毫不受影响。

③父亲的井址选在院子当中一棵弱小的石榴树下,距离豆腐磨和厨房同等间距,父亲充分考虑了日后吃饭和做豆腐取水的便捷。这种睿智和成熟的想法使他那时候像一个读过书的人一样非同凡响,实际上父亲连学校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④父亲之所以萌生打井的念头并充满智慧地把打井的计划落实在行动中,完全出于一种本能,或者一种不满于当时现状的冲动。那时候父亲已经拥有自己的土地,摆脱了饥饿和常年吃地瓜干的窘迫。但是父亲不满足那种生活,他利用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做起了豆腐。当别人勒紧裤带还在为日子发愁的时候,父亲已经差不多从土地里解脱出来。

⑤父亲做豆腐认真而精心。他早已厌烦了祖辈传承下来的从后滩取水做豆腐的陋习,他认为后滩的水肮脏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说,遇到雨雪天气,往返十几里路程担水着实不容易。他对自己做出的豆腐压根不满意,父亲常常因为很小的细节问题把做好的豆腐毫不吝啬地毁掉,很多人对父亲的这种做法不理解。那时候我们谁也无法阻挡父亲,后来母亲对父亲的精益求精表现出了敬服,并逐渐理解了父亲。其实父亲打井完全是出于把豆腐做得更安全更优良考虑,母亲才很快和我一起积极参与到父亲的打井行动中来。父亲已经买来了砖块和水泥,很快在院子当中挖开了一个齐腰深的井筒。

⑥父亲在打井的日子里完全忽略了时间的概念,他把自己置身于不断加深的井筒里,忘记了饥饿和疲惫,甚至对井外的世界充耳不闻。

⑦那些日子里,天空干净而清澈,很大很圆的太阳像一个火球悬挂在透明的天幕上。父亲深蜷在地下,闷热的天使得他的呼吸粗重,手里的镐头在喘息声中不断地啃噬着坚硬的土壤,汗水和着泥水在他脸上像小溪一样不停地流淌

⑧那时父亲忘乎所以的那种快乐的干劲,使他整个人显得超乎寻常。我和母亲攥着一根粗麻绳,父亲在下面喊一声“妥”。我和母亲就用力往上拽那拴着土筐的绳子,满满一筐土,冒着热乎乎的地气,被我和母亲倒在身后的石榴树下。很快,石榴树周围堆起来一条土坝。随着井洞的加深,空气越来越稀薄,父亲的喘息变得越来越急促。要不了很长时间,父亲就有一种憋闷压迫的感觉。撅一阵子土,父亲就要爬出井来,坐在洞口,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父亲赤裸着脊梁,汗垢凝结着尘土,像厚厚的盔甲覆盖着黝黑的皮肤。我感觉父亲已经跟土地合二为一。

⑨父亲的井终于打成功了。小小的院子里,那口井像一个欲说还休的嘴巴。水清而幽,粼光闪闪,深不可测。全村人都来看稀奇。父亲用绳子拴住一只木桶,送进去,提上来一桶满满盈盈清凉凉的水,桶里晃动着众多人的脸。父亲用粗瓷老碗舀了一碗,喝了一口,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说:“这水真甜!”

(选自《参花(下)》,2016年4期)

1.请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态度变化的原因。
3.仔细阅读第⑦段划线句子,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父亲的形象。
4.理解文章结尾“这水真甜!”的含义。
2021-04-24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充满诗意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其实是以英国作曲家乔瑟夫·马钦齐所写的流行歌曲《花冠》中的副歌歌词为名的。我看着萨金特以充满诗意的感性笔触描绘的画作,不禁觉得,他其实是位被称为“画家”的“诗人”。

②光线朦胧的向晚时分,两名少女提着灯笼伫立于繁花绽放的庭园。散发着清新气息的绿草与盛放的花朵填满画面,搭配弥漫于空气中的林野的神秘感,巧妙地营造出惹人怜爱与奇幻美妙的氛围,让人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

③柔和的绿光色调,温暖了空气;隐约的烛光,映照出少女最美的瞬间。少女身着纯白衣裳、双颊泛红的模样,更显纯洁;若隐若现的情景,带领你我回溯往昔。

④这幅画的背后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当时在法国巴黎备受瞩目的年轻画家萨金特,以一幅为戈特罗夫人所画的肖像画《x夫人》参加沙龙展后,即因画中人物露肩的连衣长裙引发轩然大波。

⑤饱受怀疑目光的他为了摆脱是非,决心前往英国伦敦。

⑥有一天傍晚,萨金特见到插画家朋友弗雷德里克·巴纳德的两个女儿提着灯笼穿梭于庭园中,霎时为此醉人的景象所倾倒。为了留住眼前所见,他随即铺开画布。然而,萨金特在作画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考验。他想留住的傍晚景象,是介于白天与黑夜之间的短暂时光,若想将此情此景收进画里,实属不易。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及:“这是一个困难到让我焦虑的创作主题,想重现如此美丽的色彩着实难上加难……而且当时的光线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

⑦那年夏天,萨金特倾尽全力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作画,却始终没能完成作品;第二年他重返故地,花了足足两年才大功告成。一年后,他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第一次个展上展出这幅画,此作不但好评如潮,还成为他东山再起的跳板。《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是萨金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受到许多人喜爱。他将画家的热情与执着,化成盛放的刹那,堪称“瞬间美学”的杰出代表。萨金特笔下的少女是完美呈现“纯洁”的媒介。澄净、清澈的少女猛烈地启动了我们重返童年时期的开关。我看着画,发现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不同,又惊觉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相同……通过画,我们看见童年时的自己,想起那段早已模糊遥远的时光。各自经历了许多故事的少女,即便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是未曾改变的挚友;回忆朦胧的儿时情景,仍然叫人流连忘返。

⑧我热爱这幅画的原因在于,它引领我回忆起珍藏于内心的过往样貌,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让我愿意走进画里。绘画,从来不会放过回忆的每个瞬间;再私密的时刻,也能从绘画中反映出来,带着你我抵达难以碰触的心灵深处。即使时光匆匆流逝,每当回首忆起昔日的点滴,也仿佛自己乘着画作回到过去,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即便只是一时意乱情迷的幻想,若能唤醒心底早已被碾碎的宝贵回忆,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

⑨一如日落月升,孩子终将长大成人,一切都在转瞬之间。即便置身于倏忽流逝的岁月长河中,也难免感到失落、空虚,但只要过程中有同伴相随,对我们而言就已是值得倚靠的幸福。

(文/禹智贤)

1.读①-③段,萨金特为什么被称为是“画家”的“诗人”?请简要概括。
2.读④-⑦段,萨金特能创作出如此有代表性的佳作,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中“不同”和“相同”的原因。
我看着画,发现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不同,又惊觉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相同……
4.从文章最后两段看,“我”热爱这幅画的原因是什么?“我”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0-12-27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