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760211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试题。

寻找坚守的答案

①清晨5点20分,天还没亮。大地一片寂静,整个县城都还在睡梦之中。暗夜中的女生宿舍,一扇窗子亮了。随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女生宿舍301走了出来。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杆,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5点30分,张桂梅到达教学楼下。接着是爬台阶,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把走廊上的灯打开。然后,张桂梅用小喇叭喊:“姑娘们,起床读书了!6点,张桂梅开始一间一间地巡查教室。从早到晚,每天巡查七趟。晚上,张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对着宿舍楼喊:“姑娘们!休息了!”然后,把灯一盏盏关掉,整个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②她每天都在重复的做着同一件事,一做便是12年。拖着病体,做着繁重的工作。是什么让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坚持了12年且一直坚持着。是作为教师的理想?还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让我们沿着时光溯流而上,寻找答案。

③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为子宫肌瘤。一边是自己的病情,另一边是3个月后就要中考的学生。她选择了把诊断书锁进抽屉。一直坚持到7月,把学生全部送进考场后,她才住进医院。

④从2002年起,张桂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路。她复印了自己的所有证件,一到假期就到各地筹款,逢人就诉说她的梦想。“请支持我们,请关注山区孩子的命运,帮帮我们吧!”很多时候,募捐一天一无所获,还要倒贴交通费、住宿钱,张桂梅疲惫地看着城市里闪烁的灯火泪流满面。

⑤有人劝她,算了吧,你已经尽力了。那时候,张桂梅已经获得很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如此多的荣誉,足以让人生闪闪发光。但张桂梅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却选择去吃苦头。

⑥转机于2007年出现。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后来,关于张桂梅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张桂梅梦寐以求的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9月1日开学,并迎来第一批100名贫困女生。

⑦女高创办后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可是还没等到首届学生毕业,张桂梅再次遭受挫败。17名教师,9名选择离开。条件差、压力大、要求高,教师队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让张桂梅丧气的是,6名学生也提出转学。张桂梅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难道女高真要解散了?虽说县里会妥善安排,分流学生到其他学校,并且承诺依然免费,但这群孩子能跟得上其他学校的教学节奏吗?以后呢,山里其他女孩怎么办?

⑧张桂梅怔怔地看着窗外。一只蝴蝶在窗台上飞飞停停,这是当地山里常见的一种小蝴蝶,虽然普通,却是那么轻盈自在。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就像这一只只小蝴蝶。如果耽搁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就相当于折断了人生的翅膀。张桂梅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⑨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她克服困难,全力以赴。3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的有96名学生,她们全部考上了大学。大地无言,青山为证。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振翅起飞了!迄今为止,华坪女高帮助1804名大山里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⑩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已经64岁,身体大不如从前,走路小步蹒跚,就连从椅子上起来都要人搀扶。可她每天都在学校守着孩子们。有时是在校园里,提着喇叭大声提醒孩子们按点起床别磨蹭;有时就坐在一把老旧的藤条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她的学生们。

孩子们说,我们想您了怎么办?她说,想我,你们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

偶尔,她也会想孩子们。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以“寻找坚守的答案”为题,有什么作用?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其含义。
张桂梅怔怔地看着窗外。
(3)文章结尾写“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请揣摩此时张桂梅校长的心理活动。
(4)结合全文,说说张桂梅校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⑦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⑧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⑨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⑩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⑪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⑫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⑬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⑭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⑮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⑯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⑰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⑱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

⑲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作者:周谷煜。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3.揣摩第⑮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说读书的往事“关乎经脉,关乎底气”,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2-04-06更新 | 1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洛阳三月,那一城繁花似锦

①我居住在一个四季鲜花盛开的地方,却依然怀念洛阳三月的那一城繁花。

②许是这里的花开得太久、太寻常,常常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以为天下皆春、人间无冬。在四季繁花中,往往有一种长生不老的幻象。

③而洛城,三月那一场酝酿已久、突如其来、声势浩大的花事,常让人感觉春来的惊喜,春去的留恋。在与那一场繁花的邂逅中,更感四季的更替、生命的荣枯。

④在北方,冬天通常是没有色彩的,即便几棵长青树,也常常绿得无精打采。原野一片萧条,树木铅华褪尽,把裸露的手臂伸向天空,在寒风中静思冥想,似有所待。

⑤突然有一天,一缕暗香浮动,寻芳而去,只见小园一角,寒梅悄然绽放,蜡般的质地、微黄的色泽,似要被寒风吹散,却又经久不息。

⑥腊梅,应该是洛阳三月繁花的第一缕信号,虽然他们之间还隔着长长的寒风和不可知的霜雪。

⑦不久,迎春便会应时而动,连翘也会翩跹而来。

⑧春天的第一抹颜色,是那一缕明亮的鹅黄么?是因为他们悄悄储存了阳光的颜色么?

⑨街头的玉兰花耐不住寂寞了,它们如翩然飞来的鸟儿落在枯涩的枝干上,白色的、粉色的,玉琢般的朵儿在料峭的春寒中,如冬泳的健将。

⑩终于,桃花、李花、杏花、海棠们再也绷不住了,它们爆出干枯的树干,像群顽皮的孩子,闹哄哄冲出冬天的家门,它们蜂拥而来跑得原野里到处都是,向乍暖还寒的季节仰起柔软的面庞。

⑪当花儿们在原野里疯跑时,叶子还将醒未醒。花繁叶疏,绿色还是罕见的色彩。原野上、街道上、小路旁……飘荡着大团大团粉色的云、红色的霞、白色的雾、紫色的烟……

⑫仿佛大地在屏声静气一个冬天之后,轻吐绣口,便吐出了花团锦簇。

⑬但洛阳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序幕。

⑭待到落红成阵,才是牡丹隆重登场之时。各色花瓣纷纷洒洒的飘落中,牡丹盛开。那些收敛的、青色的花蕾,一夜之间,如夜晚天空的烟火,璀璨绽放。

⑮“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盛放时节,恰是人们脱去冬装,和自然坦诚相对之时。大街上、公园里,到处都是看牡丹的人。人山人海中,有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也有年年如过节一样的洛阳人。洛阳人种牡丹、看牡丹、画牡丹、拍摄牡丹、制作牡丹工艺品……爱牡丹是他们的一种习惯,是他们对话春天的一种仪式。

⑯我也看过其他城市的牡丹,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牡丹是天外来客,是一道点缀。在那里,牡丹娇弱地、小心翼翼地长着,犹犹豫豫地开着,接纳着人们稀罕的目光。

⑰在洛阳,牡丹这个土著生活了千年,自家门口开得自然肆意、家常、泼泼洒洒,美得张扬而又毫不自知。大如面盆、色彩纷繁,千朵万朵压枝而低,你无法想象那样纤细的枝干怎能爆出如此绚丽的奇迹!

⑱就这样,从星星点点的野花,到雍容富贵的牡丹,洛阳的那一城繁花,向人们郑重捧出了酝酿了一个冬天的佳酿。

⑲花是这个世界最柔软的部分吧?从炎炎赤道到北方雪原,都会有花绽放。因为有花,生命便从一片灰色或者绿色中捧出惊喜。如果说南方的花儿,是夜空中的繁星,经久不散;而北方的花,则如腾空而起的焰火,瞬间亮起,又很快消散。

⑳知道花会谢幕,所以有“更烧高烛照红妆”的珍惜;知道花会来,所以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等待。

㉑三月啊,遥想洛城那一城繁花。

(作者:韩秀清)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任选一处简析其作用。
2023-02-07更新 | 3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植。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推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饮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⑤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⑥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⑦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中,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⑧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⑨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覆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⑩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⑪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裙,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⑫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⑬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瞰着我。

⑭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⑮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节选自《宗璞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木槿花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很好地生长,表现了作者对木槿花的赞赏。
B.第①段写玉簪花和紫薇花,分别是从正面和反面来衬托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
C.文中多次写到小园遭受磨难,是为了表现小园的地位不受重视。
D.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更加曲折有致。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木槿花的状态“我”的心理(感受)
以前__________轻视
前年秋至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________
去年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震撼
今年_________期待
3.宗璞的散文语言“淳朴雅致”,请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细致品析。
(1)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请结合关键词语分析作者当时的心情)
(2)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请从修辞角度品析)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好一朵木槿花”中“好”的理解。
5.比较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篇散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点。
2023-08-16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