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 文体分类 > 立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4 题号:183362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力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流畅、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和结构。【甲】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有必要年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乙】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臂山上长满青苔蔓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丙】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如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来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中,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来。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化用杨广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些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说不定有一天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1)阅读第①—④段,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图:


(2)下列语句是从原文【甲】【乙】【丙】处抽出来的,请将其放回恰当的位置:
【甲】处:(     )
【乙】处:(     )
【丙】处:(     )
A.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B.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
C.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如果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3)本文议论的话题是“背书”,第⑤段探讨文学的创新,似乎与本文的话题没有关系,不恰当,对此,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下列名言与本文所论述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2-23八年级上·上海·期末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立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徽,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a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故。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b 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c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d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③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④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对选文第①段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的主要内容是告诉我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对现有职业必须要有敬业的精神,更应该有乐业的态度和境界。
B.首先提出“要敬业”,再解释什么是“敬”,而后论述业“为什么该敬”,最后得出结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C.文段语言通俗浅显,多用短句,兼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引用古语时,注意化深为浅。引用的名言警句,增强了论述的力量,也体现了作者知识的渊博。
D.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揭示出了劳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和个体生活的意义,意思是说:人为了生存必须得去劳动,但是人也应该学会在劳动中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这句话要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位置是(     
A.aB.bC.cD.d
3.对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决定痛苦和快乐的不在于事情本身。
B.决定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的是心态。
C.事情的苦与乐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
D.从职业中领略生活的趣味才有价值。
4.对选文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来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B.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反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C.比喻论证,说到职业乐趣时,用赛球的比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接受。
D.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证了乐业的重要性。
2023-01-28更新 | 9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读网,更要读书

①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

②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一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③因此,读网,更要读书。

④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网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

⑤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网红”埃森娜在YouTube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275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⑥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很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

1.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
2.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为什么要放弃社交媒体?
3.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016-11-18更新 | 4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完成问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二王”的故事有何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2)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2023-01-27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