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18699191
阅读韩玉的《吃茶汤》,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年大年初一,我总会与家人去赶庙会,最喜欢龙潭湖庙会,场面大,格外热闹。各地小吃应有尽有,又以北京风味居多,爆肚、驴打滚、糖葫芦、炸灌肠,其中更是少不了一样——茶汤。

②冬阳正好,偶有一丝冷风,两株树间搭着几平方米的摊位。两个茶汤师傅,前面并肩四个大盆,满满一盆茶面,透明玻璃箱体罩着,肚子肥硕的铜壶,水在炉上开着备用。茶汤有多种口味,杏仁茶汤、炒面茶汤、巧克力茶汤、奶油茶汤。经典是老北京炒面茶汤,主料是糜子面,辅以红糖、白糖、青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

③等到摊位前围上了一圈人,老师傅开始冲茶汤。冲茶汤也是艺术,摊位前人来人往,你拥我挤,老师傅却依然慢悠悠地拿过小碗,炒面盖住碗底,先用少许水调匀炒面至黏稠状,将碗反过来朝下,茶汤可挂住碗。然后将烧开的沸水冲入碗内,水满茶汤熟。水要一次注满,倘若滴滴答答如房檐滴雨,茶汤必生,无法下咽。

④炒面茶汤色香味俱佳,细致绵密,像果冻一样透明。撒上红糖、白糖,再撒一点黑芝麻,星星点点透着清香,最后点缀上青红丝、松糕条、松子仁。大冬天里,暖心暖胃,入口香甜、滑爽、松软,舒服极了。

⑤庙会上吃茶汤的人多,人手一碗,站在大树下、马路边、摊位前,吸溜吸溜,一会儿工夫碗净肚腹暖,又溜达着去别处逛逛。一拨人刚走,新一拨又挤在摊位前,源源不断的是茶汤客人,热热闹闹的是过年味道。

⑥茶汤其实是寻常物,主料用糜子。如今糜子面多被黏高粱取代了。糜子也好,高粱也好,都是谷物。谷物承大地之气,接四时雨露,朴实亲切养人口腹。饮食五谷,就是亲近草木河流、山川大地,让人多一份自然心性。茶汤可提振食欲,增补气力,还可消积化滞。近年茶汤有新名目,鲜菱角茶汤等,不一而足。

⑦关于茶汤,民间有歌谣流传:大铜壶里炽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每次赶庙会,小孩子最喜欢杏仁茶汤。每次吃完一碗,总会呆呆地看着碗底,犹豫着还想要下一碗。杏仁茶汤莹润鲜嫩,有杏花初放的白,像春天从天边飘来的白云不经意下到凡间,落入碗里。

⑧一碗碗茶汤平添了太多新春气息。世间小欢喜,常在一茶一饭一汤间,口腹之欲,有大美存焉。

⑨我的故乡也有油茶面,亦是旧时年节吃食。炒制油茶面很简单。雪白的面粉,入锅遇热,一点一点变色,浅黄、叶黄、深黄,最终变成褐色,油先入后入皆可。两包油茶面,四方姜黄纸包得方方正正,压大红纸福字,一根细捻绳左右前后打横捆,系活字结。外加两包槽子糕,写着吉语:平安吉祥,福气满门。一套四合礼,是年节走亲访友送礼的佳品,又体面又喜气。

⑩记得很多年前,故乡城边有家糕点厂产油茶。当年的滋味,如今想起来依然让我口齿生津。茶汤或者油茶面,是岁月,是人情,是滋味深厚的世间烟火,充满新春的喜气。

1.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茶汤”的喜爱,请概括喜欢的原因(三条即可)。
2.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杏仁茶汤莹润鲜嫩,有杏花初放的白,像春天从天边飘来的白云,不经意下到凡间,落入碗里。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第①段中,作者写了众多小吃,最后才点出了本文的“主角”——茶汤,这是衬托的手法,具体来说,属于衬托中的反衬。
B.作者写“茶汤”,不仅局限于“吃”茶汤,还有与茶汤相关的人情百态。
C.作者写了北京的茶汤,写了故乡的油茶面,也写了糕点厂的油茶,相比之下,作者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的小吃,因为品种更丰富,味道更鲜美。
D.茶汤,只是一个代表,其实作者真正喜爱的是岁月,是人情,是滋味深厚的世间烟火。
E.本文写民间小吃,展现了饮食文化,也反映了新春的一些习俗,内含自豪与温馨之情。
4.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文章第⑧段的作用。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风灯别样红

简梅

①春节到来,在南方的很多乡村、城镇,人们首先想做的事就是挂红灯笼。红灯笼在门前挂起,心里立刻生出年的色彩和味道来。天气再冷,身心也是暖和的。

②我的家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镇,古时因山上遍植梅花,得名梅城,又称梅花镇。凛冽的海风和梅香交织成这里过年时的独特味道。但要说到色彩,除了大海的湛蓝,浅滩的碧绿和梅树的嫣红,最夺目的,就是渔家门前悬挂的风灯了。

③在我的记忆里,每当看到处处风灯高挂,就知道春节来了。整个渔镇一片红火,一家家、一户户,红对联、红福字、红窗花、红绣结……鲜艳夺目。傍晚,站在海岬高处,看渔镇陆续亮起一盏盏风灯,就像是一条条鲜活的红鲤,在夜空中畅快地游着。风灯透出的红光,暖融融的,把海岸、村廓、房屋点缀得错落有致。海风吹过,飞红点点,更显出一片别样的风韵。

④听父亲说过,风灯原是镇上人家的一种照明工具。以前,梅花镇作为福州军事要塞和省会门户,人员过往频繁。人们晚间出行需照明用具,遂使灯笼业一直兴盛。记得小时候,我在街上就见过许多灯笼作坊,里面影影绰绰,只见竹篾舞动,铁丝缠绕。还记得,那些灯笼是用竹做成骨架,造型以八角形为主,套入细小的木制蜡烛底座,外罩用的是半透明且有韧性的拷贝纸。先将纸切割成长方形,而后线描图案,画的都是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海中生物,还有山水、花卉,之后再进行上色与裱褙。

一盏盏风灯制成后,挂起时,烛光燃亮,透出一只只灵动、活脱的鱼虾蟹类,看得人目不转睛,仿佛一眨眼,它们就会蹦爬到海里去。稔熟的工艺,精美的制作,每每吸引着行人围观挑选。闲时,店里的伙计还会每人挑上二十多盏风灯,穿街走巷地吆喝:买风灯,快来买风灯咯!或趁夜赶到邻近的文岭、金峰等地去叫卖,步声遥遥,灯影绰绰……

⑥乡村闹元宵时,乡亲们会带风灯出游,还伴有舞龙灯、高跷、舞狮、闽剧伬唱以及十番伴奏等,祈求平安。那时刚上小学的我,也总在元宵节夜幕降临后,用小木棒兴奋地提着红彤彤的风灯,沿着窄窄青石巷去伙伴家玩。一路上,遇到无数挑灯的少年;交错中,那闪烁的火苗与单纯的童心一同跳动着。

⑦有意思的是,家乡的风灯还有别名,渔民都叫它风不动,这是渔民在外捕鱼时为它起的名字,即祈盼稳稳当当的意思。这种风灯,自然要特殊加工——灯的底座为厚实的红柴短圆柱,灯罩用篾丝编制,呈圆鼓形,外罩一层麻纱布,纱布的四周写上渔利大获四个红字,再用桐油漆刷,防雨防潮。这种上有钩挂,下有底槽的风不动,成为渔民在外时极为可亲的依靠——无论渔船夜行,还是岸上篷寮的生活,或是夜晚加工鱼货,那晕红闪亮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勤劳勇敢的黝黑脸庞,也映照着大船舱上金晃晃的船头压浪”“开路先锋等船联……我每每想起它,便仿佛看见父亲当年在风不动灯前,与他的一船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听见了他如海浪般爽朗的笑声。风灯给予乡人的温暖,永远定格于梅花镇的记忆之中。

⑧如今,梅花镇的春节灯笼,除了风灯原有的制作方式外,还综合了绘画、剪纸等工艺,利用木、藤、麦秆、绫绢等材料,创制出各种新样式的花灯。每逢喜庆良辰,镇上的街道、商店、公园和渔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花样翻新的灯盏。夜晚来临,一盏盏灯笼亮起,喜气洋洋,瑞气满满。登上雄伟壮观的望海楼,俯瞰山下梅城,海波低语,岛礁隐现,灯盏透亮,光彩四射,古镇美景,尽收眼底。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南方地区春节挂红灯笼写起,为渔家风灯作铺垫,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第③段主要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红红火火的渔镇迎春图。
C.“风不动”比普通的渔家风灯更加结实耐用,不论是用料还是工艺都更为讲究。
D.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对渔家风灯的一些记忆,字里行间充满深情。
2.通读全文,概括渔家风灯的用途。
3.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一盏盏风灯制成后,挂起时,烛光燃亮,透出一只只灵动、活脱的鱼虾蟹类,看得人目不转睛,仿佛一眨眼,它们就会蹦爬到海里去。(赏析修辞手法)
(2)风灯给予乡人的温暖,永远定格于梅花镇的记忆之中。(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第②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何作用?
5.作者通过渔家风灯寄寓了怎样的情思?
2023-05-25更新 | 2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字据

童庆炳

①我的家乡在福建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那里虽然偏僻,却有美丽无比的山和水。小时候,我整天在青 山绿水的怀抱里嬉戏,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可今天回想起来,那可是一种至高的、不可寻找回来的享受了。

②整个村子都被高高低低的山包围着。无论你从哪一条路走,迎面而来的都是山。与北方的山不同,那山总是树木葱茏,一年四季的颜色虽有一些变化,但它整体的色调总是青绿的。我大概从6岁开始进山挑柴,就跟山交上了朋友。山上的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画家将一团团的红颜色泼在绿色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简直是人间仙境,美极了。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美妙的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

③在山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有自己寻觅到的秘密。在远山深谷的某处,有一棵或两棵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杨梅树。我们算定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起个大早,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属于自己的杨梅树边,望着那满树的或红或白的果实,大叫大笑,然后一直吃到牙齿酸倒了,才想起父母交给我们的任务。至于各种蘑菇、鸟蛋等,更是大山常见的恩赐,那种美味不是城里人能享用到的。

④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河水跳跃着,永不疲倦地唱着歌;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缓缓流动,平静得出奇,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的身姿都清晰可见。

⑤我小时候最愉快的时刻,是用自制的捕鱼器捕鱼。捕鱼器是一个用蚊帐布做的圆形的乌龟壳,在乌龟壳上挖一个手掌大的圆洞,鱼饵是豆腐拌酒糟,那味道很香。我把乌龟壳沉到鱼儿出没的河水中,用石头压住,然后就爬到河边的一棵树上,瞭望我设下的圈套。这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小鱼经不起香味的诱惑,在乌龟壳的洞口转来转去。一般的情况是,有一小鱼先进去,然后就会有别的大一些的鱼也跟进去。对我来说,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在鱼儿进去最多,但还未吃饱,对那豆腐拌酒糟恋恋不舍之际,我突然来到乌龟壳旁,用一块瓦片,迅速将洞口封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乌龟壳端起来。这时,我能感到小鱼在里面跳动。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这么说吧,游水抓鱼的河潭是我儿时的极乐世界。

⑥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乡的山和水,而是上学。我的最高理想是读完中学,以便将来能当一位山村的小学教师。因为那样,我们一家就会天天有米下锅了。这是从我的好几辈祖宗起直到我父母的最大愿望。可真惨,在我读完初中一年级后,因为无力供给我每周5斤米的伙食,父亲叫我休学了。后来,家里虽然勉强支持我读完初中,可无论如何,我是迈不过高中的门槛了。

⑦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听说离我家乡约300里的龙岩市有一所师范学校恢复了招生。我背着家里偷偷地去参加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口袋里藏着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到那四周被青山包围着的村子。

⑧我天天割稻、挑柴,终于以特别勤快的表现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换来了父亲的笑脸。我赶紧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继续上学的请求。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你是长子,你不种田谁种田?你想上学,从哪里去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认命吧,孩子!这时候,我试探着说:要是有一所学校,既不要学费,还管饭,那……父亲抢过话头说:你梦吧!天下会有这样的学校?要真有,那你就去好了。全家人都笑我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说的话是认真的。我暗暗高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爸爸的话:爸爸,空口无凭,你给我立一个字据,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他还是不让我把话说完:我什么时候说了话不算数?你要立字据就立字据,拿笔墨来!果然,就在饭桌上,父亲给我立了一张字据。我拿了字据,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悄悄到姑姑、舅舅以及所有的亲戚家,把父亲的字据给他们看。他们都说:你是想读书想疯了,这一张字据有什么用?再说,哪里会有吃饭不要钱的学校。我说:这你们别管,我只要你们做这张字据的见证人。临近开学,有一天我趁姑姑、舅舅都在我家的时候,把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他们面前。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⑨【甲】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

1.阅读文章,梳理概括小时候山水带给作者的“至高的、不可寻找回来的享受”,并说明作者写这部分内容的作用。

2.读完中学是“我”的最高理想,为了能读书,“我”都做了哪些事情?
3.当我把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所有人面前时,“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请分析父亲此时的心理。
4.阅读全文,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中划线句子“那一年我15岁”在文末独立成句,如将其调整到第9段【甲】处,请分析两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022-04-14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被春恼

丁立梅

①春天,真叫人舍不得,一万个的舍不得。

②舍不得那些树。舍不得那些草。舍不得那些花。舍不得那些水。舍不得慢慢爬上墙的绿。舍不得吹过来的细软的风。

③走在春天里,总有幸福不期而至。眼睛随便瞟向哪里,都有一团的好颜色相迎,倾巢而出,四野惊动。

④春天,是自然赐给众生的恩泽。不分贵贱,无论强弱,不偏不倚,绝对公平。

⑤嫩,是嫩得不能再嫩的。艳,是艳得不能再艳的。万亩春风,一点一点,染绿万亩河山。冷不丁的,你就撞到一河的碧水,噙着一树桃花的影子。有小鱼从花树的影子间穿过,像潜入水底的燕子。它们有它们的秘密要说。你站在那里,悄悄看,似一个偷窥者。

⑥油菜花最不拘小节。它们成群结队开得,离群独处也开得;乡下开得,城里也开得;河畔开得,砖缝里也开得。你路过一个小区,小区的围墙根,散落了一些碎砖头。平日里也不大留意那里,这时候,砖缝里,居然钻出两三棵油菜花来,一身的珠光宝气,黄得耀眼。似乎把家底儿全给兜出来了,不藏不掖,仿佛在对着一个世界说,来吧,来吧,我有的,全都给你。你看着那几棵油菜花,微笑,你心里面有感动。你知道它们一定是从乡下跑来的,该是从去年夏天起,就上路了。一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风送一程,鸟送一程,雨也会送它们一程吧。你从小在乡下长大,你懂它们。

⑦垂丝海棠开得最是天真,照见赤子之心。那些小花朵头挨头,肩并肩,仿若一群小稚童,坐在树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清澈的双眸里,映着明净的天空和云朵。

⑧人家的花坛里,不知何时落下的一棵香菜,也顶着满头的碎花了,素净的白。月季、虞美人、二月兰、鸢尾也都争相开了花,无一不用尽热烈。紫玉兰的花,是要仰着头看的。它们开放在枝头,活像一群       蹲在那儿,在说着       

⑨唉,美啊!你也只能很俗地这么感叹。因为你词穷了——春天最让人词穷。

⑩何止是词穷!春天还让人手足无措,心里蓄着无数想说的话,却又说不出。美得太泛滥了!太铺张了!太不可思议了!好比你本住在穷乡僻壤,守着茅屋清贫度日。谁知一夕间,你竟坐拥锦绣无数。完全跟做梦似的,如何吃得消!

⑪一只小猫,不过两三个月大小,走路还有点蹒跚。它从围墙的铁栅栏里钻出来,铁栅栏那边,迎春花大捧大捧地开着。小猫看见人,不害怕,主动跑来跟你亲近,仰着小脸蛋,喵喵叫着跟你打招呼。你蹲下身抚摸它,它很信任地躺下来,任由你抚摸。生命的最初,是一个春天来相见,不设防。

⑫两个稚童,在一棵花树下玩耍。冬寒去了,他们像刚钻出土的小草,小胳膊小腿的,灵动活泼。他们在玩一辆小童车,这个坐上面,那个牵着走。过一会儿,他们互换一下位置,那个坐上面,这个牵着走。就这么玩着,没完没了,却兴致不减。

⑬有意思吗?你或许觉得无聊。可在小孩的眼里,没有一桩事,不是庄严而有意思的;没有一个时刻,不是庄严而有意思的。你突然的,好想变成他们,那么无忧无虑地玩耍一回,任暖风吹过,任花瓣落在身上。

⑭一对老夫妇迎面而来。老先生的脚一拖一拖的,明显的走路不稳。老妇人牵着他的手,一步一步,慢慢走在他身边。你站到路边,目送他们。他们走过一棵花树去,再走过一棵花树去。春天的阳光,晃花人的眼。

1.下列场景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A.碧水噙桃花B.百花争奇艳C.菜花开遍地D.燕子穿花影
2.下列对标题中“恼”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因为春光无限,自己却无法描述的懊恼。
B.这是一种因为春光烂漫,自己却无法欣赏的气恼。
C.这是一种因为春光美好,自己却无法挽留的苦恼。
D.这是一种因为春光明媚,自己却不再青春的愁恼。
3.有人认为文中空缺处应填写“紫色的小鸽子”和“春天的情话”,也有人认为应填写“快乐的小朋友”和“校园的趣事”。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恰当?请说明理由。
4.有人认为作者遇见的小猫、在树下玩耍的稚童、在花树下走过的老夫妇,都并非春天独有的事物,与文章主题关联不大。请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反驳这一说法。
2024-04-17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