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4 引用次数:723 题号:18818465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学校为此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并完成了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气势恢宏的中国山水诗

山川景物,美不胜收,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汉末时期写山水诗的诗人仍是凤毛麟角,【   】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十古名句,这类好诗在当时不胜枚举。直到魏晋时期山水诗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但是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直到唐代,山水诗在诗坛上才大放异彩,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环绕着对泰山的,使读者体悟到它恢宏的气势,让人拍案叫绝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盘空排奡,让人真切感受到黄河势不可挡的威力。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

1.结合文段内容,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B.不胜枚举C.拍案叫绝D.势不可挡
2.对文中【     】内作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B.曹操C.白居易D.陆游
3.小明不清楚资料中“盘空排奡”的含义,通过查阅字典,找到了“奡”的解释:①矫健有力;②突兀。请你帮他解释“盘空排奡”在文中的意思。

气韵生动的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是一个艺术宝库,异彩纷呈。中国绘画的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指世界的运动刚强健,画家眼前都是生机,绘画就表现生机。其二,中国艺术家将物我同一的艺术体验融合在艺术作品中。物我同一 体现着中国人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② 体现着中国人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其三,中国绘画精神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心画,心灵表现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总之,中国画学突出一个字,画境就是心境。画中的古木萧疏,原是心中的高逸耿戒;画中的气象氤氲,原是心中的灵韵磅礴。

4.一位同学对加点字注音、画线字的书写和字义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精髓”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髓”应读为“suǐ”。
B.“劲健”在这里指强健有力,“劲”应读为“jìn”。
C.“萧疏”在这里指古木稀疏凄凉,应写为“箫疏”。
D.“耿戒”在这里指画家孤傲,不同于流俗,应写为“耿介”。
5.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①虽然   ②但是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仅   ②而且
D.①既       ②又

旷世奇绝的《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整幅图卷就像一首雄壮而舒缓的古典乐曲【甲】高耸的山峰和鲜亮的青绿色彩,是小提琴不断演奏出的主旋律,丰满厚实,高挂的瀑布和巉岩悬崖就像低音鼓敲击出的节奏,铿锵深沉;建筑、舟船和人物活动如同长笛吹响的快板,轻盈跳跃。画中的各组群山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有许多变化,如变换山体造型、增换瀑布和建筑群等,细节变化则更丰富,如同乐曲中的变奏【乙】不同的节奏与情绪,在不断地交织变化中融合,一起奏响了北宋宫廷文化的灿烂之声。

6.展板上《千里江山图》的标题选用了以下字体,请你依据“书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A.B.C.D.
7.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冒号【乙】句号B.【甲】冒号【乙】逗号
C.【乙】句号【乙】逗号D.【甲】句号【乙】句号
8.下面是四位同学参观《千里江山图》写下的感受,其中词语运用和修辞方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整幅画卷应有尽有,从山川河流到茅屋草舍,从亭台楼榭到桥梁舟车,画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生敬意。
B.整幅《千里江山如图》美轮美奂,远看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近看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C.小明欣赏《千里江山图》后,感慨地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D.拔地而起的群山、飞流直下的瀑布、浩淼开阔的水波和静谧安适的村舍弹奏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2023·北京平谷·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1】临近放假,春节在即。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与名家一起过春节”美文赏读活动。作为语文课代表,你需要帮助同学们一起完成素材准备工作。
1.主持人为开场白制作了电子演示文稿,首页需要插入一副对联烘托节日氛围。同学们对于提供的作品及理由存在争论,需要你来确定。你认为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甲】                  【乙】                 【丙】                  【丁】

A.【甲】是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能够体现春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古朴典雅。
B.【乙】是行书,形体端正,减省点画,能够体现赏读活动组织过程的严谨规范。
C.【丙】是楷书,横平竖直,笔画灵动,能够体现春节带给人们的欢快活泼气氛。
D.【丁】是篆书,笔画圆转,结构简省,能够体现赏读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很圆润。
2.主持人的开场白中有以下一段文字:

中国人习惯把春节当作一年的起点,即所谓的辞旧迎新。作为岁月的坐标和情感的寄托,春节总是一成不变地来到中国人的生命里。历史上诸多文人墨客以“春节”为主题,写下过无数名篇佳作①有的记录传统习俗,有的描写喜庆气象,有的抒发个人情感②那么,在现代名家笔下,春节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有同学对画线词语的使用有疑问,你认为以下可以替换画线词语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       B.见异思迁       C.周而复始       D.大相径庭
(2)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3.第一组同学推荐了老舍先生《过年》中的语段:

早起拉开窗帘举目望去,一夜之间,外面已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今年冬天雪下得少,似乎缺了一点气。这场雪的到来,提示着人们,年已经不远了。是啊,又要过年了,甚至能看到被大雪压弯的树枝也在抖动着春的喜悦。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在村里的销社,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那些传统的年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是依然漂亮,那厚厚的纸,散发着油墨的芳香,在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把它当作是年的象征。


(1)该组同学朗读语段时,对两处加点字的字音有疑问,你认为以下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气fèn   销社gong       B.气fēn   销社gōng   C.气fèn   销社gong       D.气fēn   销社gòng
(2)该组同学读完语段后写了一段感悟。检查文段,你发现其中有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济南特有的“温晴”冬景,在《过年》中又把老北京春节描述得那样朴实、亲切、热闹,情景刻画得深刻而负有灵性,传递出老北京的特色风俗文化。不愧是“人民艺术家”!


A.因为表达的是“文字描写细致入微”的意思,所以“细腻”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文字踏实、不浮夸”的意思,所以“朴实”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用文字描写来表现”的意思,所以“刻画”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具有大量聪明才智”的意思,所以“负有”中有错字。
4.第二组同学推荐了冰心先生《童年的春节》中的语段:

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     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1)你想弄明白语段中“一表三千里”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表”的主要义项有:①计时间的器具;②亲属关系;③外部,外面,外貌。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你认为以下对“一表三千里”的语境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交友广泛       【乙】家里亲属众多       【丙】春节的时间很短暂
(2)该组同学读完语段后写了一段感悟,其中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一个很温暖很熟悉的春节,浪漫、可爱并且有趣。字里行间,我们 不仅了解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且感受到了传统春节的习俗。那个小小的我,好像又穿梭到了另一个时空里,享受每一个热闹欢快的新春时刻。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组同学摘录了三位作家的优美句子并进行赏析,你检查后发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斯妤《除夕》:妈妈和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②毕淑敏《过年要有仪式感》:无论你怎么看,年总准时地顽强地站在一旁,等着晤见你。它像高速公路上的里程表,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我们,你离出发地愈来愈远,离目的地越   来越近了。

③刘魁立《过大年是我们生活的歌》:除旧迎新,是传统新年专有的修饰语。特别是更岁交子的那一刻,更被我们看成是新旧交接的庄严时间节点,“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或者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甲】①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春节热闹的情景,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乙】②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明“年”是提醒人们生命进程的重要节点。
【丙】③引用谚语,表明“新”是过年最重要的特征,它是结束,更是开始。
2023-01-06更新 | 309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初秋的雨丝有些凉意,洒在水面上,有几尾小鱼趁着涟漪四散而逃,仿佛嫌我们的脚步惊扰了它们安谧的好梦。① 没有车马风尘的痕迹和步履匆匆的疲惫,水灵灵的镇子洗去了俗世里的烦恼和劳碌。与一盘盘油光锃亮的万三蹄膀相比,周庄的素朴清雅能让旅的游客身心安宁。沈厅、张厅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居住环境,【A 着主人殷实、考究、富足的家业,【B     出当年商贾大家的历史人文风情。狭长的青石板路真可谓一步一景,②任凭心灵与时光碰触,一边慢步一边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2)根据句子意思,将“显现”“透露”分别填入A、B两处横线上。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3)画线句②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2020-06-05更新 | 218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 (0.4)

【推荐3】回望五千年之历史,岁月悠悠,中华文化灿若星河。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亭台楼阁,中国古建筑之美,真是美得风情万种,美得妙趣横生。

(一)亭

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匠心独运而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的一种建筑类型。《园治》曰: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景点建筑,而不仅仅是作为点zhuì     )存在。它多建于路旁或水旁,是停息凭眺之所。在建筑形态上,亭的特征是有顶无墙,亭的平面形式有正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梅花、扇形等。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的造型是最为绚丽多姿的。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素有四大名亭之称的醉翁亭、沧浪亭、陶然亭和爱晚亭,无一不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凭(          )
(2)点zhuì(     )
2.以上两段文字,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三个。

(二)台

       

《尔雅》记载:台,观四方而高者。高而平的建筑叫台,一般筑成方形。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台的主要特点是建在高处,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仅供人们休息、观望、娱乐之用。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北京的天坛,一座连接璀璨繁星与空无一物的至圣之坛,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天坛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光芒正在日益变大。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璀璨:
(2)卓尔不群:
4.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面的联句找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抄写对联到横线上。
①古佛神灵佑万川   ②云雾扫开天地恨   ③对江楼阁参天立   ④红坛碧瓦演天地
(1)上联:________________
(2)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三)楼

《说文》中,对楼的解释为:楼, 重屋也。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楼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楼在古代城市或建筑群中是很重要的建筑,如城市中的城楼、箭楼、钟楼、鼓楼,供登临远眺的黄鹤楼、岳阳楼、望江楼、烟雨楼,供演戏的戏楼……

湖南的岳阳楼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壮阔。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尤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千古名言。

   

5.下面的句子是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的造型是最为绚丽多姿的。
B.北京的天坛,一座连接璀璨繁星与空无一物的至圣之坛,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
C.如城市中的城楼、箭楼、钟褛、鼓楼,供登临远眺的黄鹤楼、岳阳楼、望江楼、烟雨楼,供演戏的戏楼。
D.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
2023-06-21更新 | 4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