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911242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梅(其一)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②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③梅格:梅花的品格。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两句的意思是“所以故意妆扮出浅粉般的桃杏颜色,但梅枝还是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
B.首联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红梅迟开的原因;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颈联对红梅的内心世界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表议论。
C.颈联中“未肯”二字表现了梅的孤傲品格: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
D.这首诗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来写诗人傲骨铮铮。
2.这首诗抒发了苏轼怎样的胸襟和志向?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请你简要分析。
2024-04-01更新 | 13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①碛(qì):沙漠。这首诗是诗人从军经过沙漠时所作。②走马:骑马奔跑。欲到天:形容目的地遥远,好要走到天边似的。③平沙:平旷荒凉的沙漠。

1.两首诗词都措写了边塞的风景。[甲]中边塞的景突出了一个“____________”字,[乙]中的边塞风景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两首诗词均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3-29更新 | 181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下列各项中,理解错误分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愁思。“惆怅”一词,造成红艳的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将人引人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B.诗歌第二句表现诗人黄昏时赏花的情景。“唯有”“两枝”等词,强调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
C.诗歌第三句实写风吹花残之景。第二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诗人的惜花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借物抒怀,别具一格。诗人夜里用把火照花的行为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深厚感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怀?
2021-12-27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