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88 题号:19253857
阅读下列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

②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③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④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

⑤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⑥诗歌用珍珠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⑦“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⑧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


【材料二】

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


【材料三】

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意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

(创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
B.诗和画的意境都是用物象组合而成。如《江雪》图,把“山”“雪”等物象组合,就构成了孤独寂寞的意境。
C.由于每首诗都由众多的物象构成,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这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D.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
2.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叫“立象以尽意”。
3.材料一中说“诗歌离不开意象”,材料三却说“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学过的诗歌中举例阐明理由。(不能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诗歌以及《天净沙·秋思》为例)
4.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小文解决疑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文:写诗,该怎样创设意境呢?请你以《天净沙·秋思》为例,给我讲讲吧。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重庆·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5]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Neuralink公司的研究者道过在猴子的脑中植入一定数量的电极,使猴子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光标在电脑屏幕上玩乒乓球游戏。在猴子脑中植入的设备可以在大脑和外部机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这种设备被称为脑机接口。该公司使用的技术需要将设备(电极或者芯片)植入动物的脑中,因此被称为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之相对的则是利用脑电波等在颅外“读出”脑中信息(或者往脑内“写入”信息)的技术,被称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哈佛大学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是利用非侵入式设备在健康人的大脑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在这项实验中,有一个人是“信号发送者”,他盯着显示器屏幕,想象用手(或者脚)水平移动屏幕上的一个小球并使它击中屏幕上的一个目标。这种想象的运动会在人脑控制相应肢体运动的区域中产生脑电波信号。这种通过设备获取由想象运动产生的脑电波信号的方法被称为“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

(摘编自《脑机接口,当意念触碰现实》,《百科知识》2021年9月)


【材料二】

脑机接口的核心是充分发挥人脑的优势,绕过人体自身器官,大脑直接与外界装备进行高效互动。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最低限度损伤大脑和最大限度利用大脑之间达到平衡。相比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植入式脑机接口在神经信号质量和神经调控精度等关键性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不过植入手术对大脑的创伤、植入器件长期在体的安全性等问题仍是当前的研究瓶颈。

中国的脑机接口研发,面临几大挑战。一是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兼得,这一问题的待解决限制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大范围运用。二是脑机接口的有效带宽,即到底植入多少个电极足以基本涵盖大脑重要活动或满足特定功能需求,仍是一个未知数。三是海量神经信号的处理仍是难题。四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脑机安全与伦理风险。

(摘编自《脑机接口:未来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主战场》,《光明日报》2021年6月3日)


【材料三】目前,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利用脑机接口投入医疗行业,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如,未来的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使瘫痪病人通过大脑的意识驱动轮椅或者机械臂,从而让他们的日常起居、出行更加便利。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近期构建了一种多功能柔性神经电极技术,同步实现了大脑中基因载体的精准递送、长期光遗传学调控和神经电生理记录。进一步利用柔性神经电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现了对大脑神经元电活动长达三个月以上的稳定读取与调控。研究成果在神经环路的精准解析和脑机接口等颜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摘编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21年11月18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猴子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可以使其大脑和外部机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B.脑机接口的核心挑战是在最低限度损伤大脑和最大限度利用大脑之间达到平衡。
C.脑机接口的技术实现需要经过信号的采集、获取、处理、输出、反馈等步骤。
D.研究人员通过柔性神经电极技术有望实现对神经元电活动的稳定读取与调控。
2.请根据以上材料,用简明的语言对“脑机接口”作出解释。
3.【材料三】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想一想“脑机接口”在未来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实际应用。
2023-02-03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钟南山的“笑”与“哭”

①2月18日,在某地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摘下口罩,灿烂一笑。老院士的温暖举动,让人动容。很多人说,看到钟南山笑,自己也跟着笑了,但是笑着笑着,眼泪也掉了下来。疫毒肆虐,已有月余。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经历太多的不容易。这灿烂的微笑,预示了战胜疫情的曙光,让人怎么能不落泪呢?

②人们清晰记得,1月28日,钟南山接受采访时,第一次流下滚烫的热泪。“我有一个学生,他提供了一个信息,他说他听到(武汉)老百姓唱起国歌,很感动……”说到这里,84岁的老人双唇紧闭,鼻子抽搐,透过眼镜,可以清晰看到他眼角的泪花。那是因为,他预知苦难即将到来,荆楚将遭磨难。

③2月11日,接受路透社专访时,他再次眼含热泪。钟南山提起李医生这个名字时,老人家再次声音哽咽,热泪滚涌。钟南山说,他是中国人的英雄,所有人都为这个年轻医生骄傲,包括自己在内。这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英雄惜英雄的共情,更是对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医务同仁的致敬。

“多亏了他的暴脾气和果断”

①早上7点半,往往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

②“今天收了多少病人?”“多少出院?”他每次问,都要回答者脱口说出精确数字。“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会到现场亲自过问。”南三病区主任张丽说。

③ 张丽2003年曾参与过抗击非典,对传染病防治是见过大场面的。搁平时,这位资深医生见了张定宇多少会躲着走。“脾气粗糙,你和他说话都不许插嘴。”张丽没想到的是,这次不仅是“粗糙”,更是躲不过去的“折磨”。“任务布置急、要求高,事无巨细,骂起人来都不留情面。”张丽在这次危机中却感觉到张定宇“粗糙”脾气下的细致。“多亏了他的暴脾气和果断。有困难找他,总会有办法。现在看到他的身影,有种踏实的感觉。”

④“风暴眼”中,张定宇走着、说着。对病人,他是一种语气。“您家莫急莫急,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对下级,他是另一种态度。“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点都等不得,马上就搞。”严厉,但是镇定。张定宇告诉大家:对呼吸道传染病不必过于恐慌,按要求做好防护就没危险。“我们要胆大心细!有什么责任有我担着……”

1.结合文章内容,试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医者的悲悯、仁慈,让钟南山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这也正是人们信任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B.很多人说,看着钟南山的笑,自己先笑后哭,这既是对个中辛酸的落泪,又是因为看到战胜疫情曙光的感怀。
C.张定宇对任何人都是“暴脾气”,这不仅体现出他的一视同仁,更是折射出他高度的责任心。
D.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必须按照要求做好防护才能远离被感染的危险。
2.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完成相应任务。
小华:终南山院士的两次“哭”,一次是因为 ①______,一次是因为②______,这充分体现出钟院士的医者仁心。
小乐:作者在叙述张定宇院长时,既有正面描述张院长的言行举止,又重点讲述了张丽医生对张定宇的印象,这样安排是为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央视主持人曾采访钟南山:“你关心政治吗?”他说:一个人在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5-23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开展摆脱手机依赖症的活动,小李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实际上手机依赖症,他不是对手机的依赖,而是对手机里面的信息有依赖。长期玩电脑也好,手机也好,因为现在手机基本都能上网,这些手机有大量的各种各样他感兴趣的信息,所以他对那种信息有依赖。这些人如果得不到信息,他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或者是不舒服的心理,想了解手机里会有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人长期地玩手机以后,他对这种信息的依赖程度会加深,他总认为信息对他的生活,或者对他的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了解或不知道这些信息的话,第一个他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第二个,他会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想象,如果不知道这些东西将会对我未来的生活,或者是对我未来的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长时间以后他就慢慢地形成一种自动的这种反应。

(载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二:

为什么依赖手机

在问为什么会依赖手机前,我们需要去关注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玩什么。智能手机用户真正用来通讯谈业务的时间非常之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两件事情:浏览新闻、论坛、游戏、书籍等信息,用信息充斥脑袋,完成与世界的连接和沟通;采用即时通讯软件与他人聊天,完成与他人的沟通。这两件事情又同时指向一个方向:我们需要与外在有连接,我们的脑袋里必须装满信息。我们不能独处,当一个人感觉到没事可做的时候,最容易感觉到恐慌。

这是对独处的逃避,不仅是孤独,更有焦虑。当我们没事可做的时候内心就容易感觉到孤独,这时候就总想找人说话,找点事做。以前的时候会给朋友写信、打电话、约朋友聚餐避免孤独,现在有手机即时通讯;以前没事就会看电视,赶路、排队、上厕所的时候会拿着书籍和报纸等打发时间避免空闲焦虑,现在有手机窗口了解世界;当和朋友一起吃饭,不知道该说什么陷入沉默的时候,以前会玩弄手中的纸巾等小玩意、不断看菜谱等方式来缓解尴尬,现在可以玩手机实现有事做。现在的手机则集大成于一身且携带方便,于是手机成了孤独的时候最有效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如果你愿意看的更深,你还可以看到这是对关注的需求。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聚会的时候,人们宁愿刷微博聊QQ,也不愿意和旁边的人多说些话。同样说一句话,如果有人在微博上给你留言,你看到您有1条留言的兴奋度是远远超过对面的人跟你说一句话的,弹出一个聊天窗口也是,尤其是你发了某个行程状态被回复后。人们通过网络、电脑和手机构建了自己的一个世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网络中看不到人而只看到信息,因此比现实中的人更具有虚幻性和遮掩性,这种对人的关注的效果就会比现实中的关注加倍。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幽默:

将来我要开个法国主题餐厅,采用逼真的大餐模型,专供人拍照使用。当有美女来,坐下,拍照,发微博今天和表姐一起吃的法国大餐,然后护送她到对面的煎饼果子摊。

(《手机依赖症》载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三: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1抑制褪黑激素分泌,长此以往引起内分泌紊乱;

2头部重心经常前倾,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增加脑癌患病率;

3易出现颈、肩、腰疾病,造成驼背;

4缩短脖子肌肉,导致表皮细胞衰老加快,颈部皱纹加深;

5引起皮肤过敏,可能会加重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

6引发近视,导致干眼症;

7诱发腕管综合症、腱鞘炎和脸颊下垂等症状;

8导致数码痴呆,造成记忆力减退。

(载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四:

逃离手机依赖症

不少人已经意识到手机对人类健康和情感掠夺问题的严重性,想出不少方法来应对。洛杉矶一家餐厅可以为顾客代管手机,买单时将给予9.5折的优惠;网友发起了手机叠叠乐活动,呼吁大家聚会时,所有人都交出手机,谁先碰手机谁就要被罚款;有的大学设立课堂手机休息室,号召学生上课前将手机上交。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提醒大家玩手机应有所节制。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就需要调整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①睡前听音乐。对于那些晚上必须玩够手机才能睡觉的人,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书,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戒掉坏习惯。②多交谈。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③带孩子出去玩。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应多抽时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④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⑤逐渐减少玩手机次数。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从减少次数开始。很多时候,人们玩手机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如果心理上能够明白沉迷玩手机有害,并去克制,就能收到一定效果。

(载自网络,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手机依赖症不是对手机信息依赖,而是依赖手机这一物品。
B.用智能手机大部分时间是用信息装满脑袋,完成与他人沟通。
C.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手机对人类健康和情感掠夺问题的严重性。
D.制定计划并从心理上明白沉迷手机有害,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赖手机是对独处的逃避,不仅是没事可做的孤独,更有打发时间的焦虑
B.手机依赖症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还会引发近视。
C.手机依赖是人们对关注的需求,通过手机构建自己的世界,希望得到关注
D.手机网络照片呈现都是逼真的场景,没有遮掩性,对人的关注效果比现实加倍。
3.小李对收集材料进行批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用手机前后人们活动的比较,生动形象的写出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B.材料四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在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应对“手机依赖症”,说明更为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C.材料四语言幽默风趣,多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既点出手机依赖的危害,也教会我们逃离手机依赖的方法。
D.小李对摆脱“手机依赖症”的看法批注:强迫性地看手机,没手机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多方面努力改变。
4.关于“摆脱手机依赖症”的活动,学校网站论坛同学们的跟帖:
①小明说:“手机是当下最重要的交流、学习工具,哪里能离开它呢?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依赖症’危害并不很大!”
②小华说:“我是一个走读生,一回家就想玩手机,似乎有了‘手机依赖症’,谁能帮帮我呢?”
针对以上同学的跟帖内容,结合小李收集的材料和生活实际,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
2022-08-30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