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9 题号:1933902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定风波》。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7]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说法与鲁迅《朝花夕拾》一书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阿长是鲁迅家中保姆,她没有文化,迷信甚至有些粗俗,但她朴实、善良、诚恳,是作者心中可敬的长妈妈。
B.藤野先生是深受鲁迅敬爱的异国恩师。
C.鲁迅放弃学医是因为他发现在日本无法接受到最好的西医教育,不能实现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
D.看五猖会本是童年鲁迅难得一遇的盛事,却因为父亲逼迫背诵《鉴略》而变得十分扫兴甚至痛苦。
2019-09-10更新 | 220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杨修之死》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其代表作还有短篇小说《项链》。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305篇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D.“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加冠”是指古代男女20岁行成年礼,表示已经成年。
2018-05-07更新 | 48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表述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的《回延安》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古时也称《诗三百》。《诗经》中的诗按照配乐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C.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该立足现实,切忌异想天开。
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者表达情感,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2023-05-17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