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938054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西汉时期由_____________(人名)编辑整理的。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A.上书谏寡人       诽谤B.诸吏人皆案堵如          公问其
C.门庭             烨然神人D.待诸侯至定约束耳       水落石出者
3.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5.下列对【甲】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C.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D.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说服力强。
6.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7.【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美我者/告于帝
B.欲言,无可进者/故有名马
C.皆美于徐公/何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王/所欲有甚生者
2.同样是给别人提意见,曹刿和邹忌的劝谏方式,你喜欢哪种?请结合原文内容解释。
2019-04-23更新 | 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 这部书是西汉      (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免冠徒跣,以头地耳( ) 长跪而之曰( )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 寡人矣 ( )
3.、翻译下列句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根据上面文字的内容,请任意写出三个能够表现唐雎思想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
5.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                 ,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
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
2011-11-15更新 | 11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秦王怫然怒 怫然:            
(2)请广于君 广:              
(3)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              
(4)岂五百里哉 直:              
(5)天下缟素缟素: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2016-11-18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