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9608023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和弘扬三苏文化,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汲取和借鉴民本情怀。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对民本思想均有论述。例如,苏洵主张“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苏轼提出“民者,天下之本”;苏辙提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这些尊民、爱民、富民理念,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汲取和借鉴三苏文化中的民本情怀,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③汲取和借鉴家风家训。家风家教非小事。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这十六字家训是三苏家风的主要内容,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深入发掘三苏文化中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丰厚滋养。

④汲取和借鉴务实担当精神。苏洵、苏轼、苏辙把忠心为国、不计荣辱、为民办事作为立身处世的重要准则。苏轼在杭州疏浚西湖、与徐州父老一起筑堤抗洪等事迹,生动展现了务实担当的精神追求。我们要汲取三苏文化中的务实担当精神,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淬炼担当尽责的政治品格,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建功立业。

⑤汲取和借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来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所重视。无论是苏洵所言“正已始可修身”,苏轼词云“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还是苏辙倡导“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三苏文化中坚守本真、严于律己、乐观旷达等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对于当代广大青年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启示意义。我们要从三苏文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中获得有益启发,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①保护好、传播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送餐式”“填鸭式”灌输方式,通过强化传播意识、优化传播技巧、提升传播效果,增强有效触达目标人群的“可见性”,走近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历史文化成为群众耳熟能详、触手可及的精神标识。

②那么,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近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呢?最重要的是,要创新传播手段,探索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比如,2月11日,话剧《苏东坡》文旅版驻场演出在四川省成都市文殊坊妙剧场正式复演,“东坡文化”直通车也随之开通,游客开启剧场到景区的“零换乘”模式。从剧院到景区,从视听表演到身临其境。广大市民和游客可先在文殊坊妙剧场观看话剧《苏东坡》文旅版驻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便可乘坐直通车前往眉山三苏祠进行参观游览学习,独特立体的学习教育活动,可以让大家进一步领略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总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字、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可谓任重而道远。要持续强化传播意识,打造更多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相得益彰的生动图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本题目准确严谨,简洁鲜明,都可以直接作为该文本的中心论点。
B.文本一第④段和文本二第②段画线句在论证观点时,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都是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本一采用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
D.要想保护好、传播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即可。
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学校团支部准备将这两个文本作为学校“弘扬传统文化·争做时代少年”的活动材料,需要再筛选一个事实论据,充实文本内容。你认为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哪个文本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父亲苏洵常常游学在外,回到家中便会给两个儿子讲述旅途见闻,这让苏轼从小便见识不凡,胸怀天下。走上仕途,即使几遭贬斥,但依然关心民生,勤勉尽责。在徐州工作时,面对洪水来袭,他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亲自指挥抗洪抢险,过家门而不入,晚上也住在城墙之上,最终取得了胜利;到杭州上任后,苏轼整治六井,全面治理西湖,造福一方百姓……虽人生几经坎坷,但苏轼舍身为国、亲民爱民之心从未改变。这些与其从小的家风家教,显然是分不开的。

【知识点】 议论文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勇于给自己开药方

向河

①医不自治,意指医生不给自己和家人治病。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迟迟不见效,一日有事外出,托徒弟依方抓药,徒弟发现其中一味药用量偏小,以为老师疏忽,不假思索加到应有剂量,结果淳父服药后效果出奇地好。原来这味药有剧毒,而病人是自己父亲,淳于意考虑再三,不敢给足剂量。病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诊断时容易掺杂额外顾虑,由此可见,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

②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倘若难为情、爱面子,陷入医不自治的桎梏,不愿对自己下猛药,就难以达到“体检”“治病”的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给自己治病打不得半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药量”下足,方能祛除病毒,强身健体。

③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检讨,就要勇于改正。”多些知错必改的勇气,拿出知错必改的行动,才能真正与错误决裂。

④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早改早止损。错误刚萌芽时,往往造成的危害不大,改正起来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交太多的“学费”。反之,改正得越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缝隙就会沦为大塌方。党员干部“有错误就赶快改”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要求,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小错误及时发现及时改,大错误更应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如果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掩饰错误,推诿过失,终究会让“小病”拖大,“大病”拖至不可救药。

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公利,才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这也正是我们党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自身跨越,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所在。

⑥“往之不谏,来者可追。”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更需以身作则,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主动查找和纠正思想上的偏差,工作中的不足,有缺点就克服,有问题就解决,有错误就纠正,一时一刻也不能懈怠,一丝一毫也不能放过。只有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敢于自我革命,不断“排毒杀菌”,“补钙壮骨”,才能挑起时代重担,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选自《内蒙古日报》,有删改)

1.“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在文中指什么?
2.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理清本文论证思路:文章首先用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引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 ”,然后从“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了论证,接着论述了______________,最后论述了_______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哪一方面有不足,试着给自己开一剂“药方”。
2023-10-22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文化可以这样活起来

张永路

①当下,凭借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许多历史文化资源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得到“活化”传播,让当代年轻人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曾几何时,文物在博物馆中的静态展览是通往普通大众的唯一方式。近年来,随着媒介手段的进步,以文物为主题的影像书写不断涌现。纪录短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流行、轻松、幽默的风格,用每集短短五分钟的时长,集中呈现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展现国宝之美的过程中,纪录片调用多种表现手法,添加如说唱音乐、动画动漫等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寓教于乐,让文物可感可亲。新的技术手段在纪录片中也得到巧妙应用,例如用编程方式再现古代织锦制作,形象展现文物背后蕴藏的古人生活智慧。这一系列创新使《如果国宝会说话》吸引众多年轻观众关注,让国宝之美进一步深入人心。

③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对文化遗产的影像表现不断进步。近期热播的《我在颐和园等你》,就迸发出“户外综艺+文化遗产”的创意火花。节目采取真人秀方式,嘉宾们实地游览令人赏心悦目的颐和园,探寻自然景观背后的历史人文,解码园林之美背后的匠心传承。遗产景观、文化积淀、现代审美、趣味互动交相呼应,再予以身临其境的影像表现,让年轻观众直呼精彩:不仅能看到如壁纸一样帧帧精美的画面,同时聆听到历史掌故的娓娓道来,让人徜徉流连,对祖国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之厚重有更多体味。

④一直以来,阅读古籍文献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近现代影像技术发展,古籍文字影像化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经典传说、传统故事和历史人物经过影像化处理后,变得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四大名著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近年来,对传统IP的新改编新书写已经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国产游戏也在多角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近期播出的一款西游记主题游戏演示视频就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点击量在短短一天内超过千万。这不仅得益于高水平制作技术,更是因为其将制作技术与《西游记》的主题相结合,赋予游戏浓浓文化味,也给传统故事增添新颖、互动的形式,由此爆发出惊人传播力,让我们看到国产游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⑤这一系列成果,无不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在于______。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像书写过程中,艺术表现手法、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提高传播力与亲和力的重要推手。

⑥但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创新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内容上的创新。近年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对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形象进行重新设定,故事情节上的改编也贴合时代,赢得年轻人喜爱。改编应当建立在对原著深刻理解基础上,建立在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基础上,避免娱乐化戏说和曲解历史。创作者应当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积极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传统文化的中华底色,提炼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利用好最新技术手段,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文艺作品。

1.结合上下文内容及你的理解,第⑤段横线处应填的内容是(     
A.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观察B.寻古人智慧、知历史掌故
C.保持新鲜感、追求娱乐化D.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依据文中观点,你觉得下面的方式能否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结合具体内容阐释。
在某版电视剧《武松》中,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王婆等人的形象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被推倒重建。武松居然爱上了潘金莲,武大郎不再胆小怕事,王婆漂亮而且曾是好人……
3.下面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祭奠侄子颜季明的书法草稿,请你给展览主办方提两条建议,让这幅《祭侄文稿》书法作品“活”起来。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寓教于乐,使静态的文物更加可感可亲。
B.综艺节目《我在颐和园等你》采取的“户外综艺+文化遗产”形式,让年轻观众对祖国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之厚重有了更多体味。
C.《西游记》主题游戏演示视频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是因为游戏的制作技术水平高超,由此爆发出惊人的传播力。
D.文章②—④段分别从文物、历史文化、古籍文献方面进行举例,然后在第⑤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⑥段进一步对论点进行了补充论证。
2022-05-24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赏识的力量

①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却十分欣誉。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有了自信和动力,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终成世界级大文豪,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赏识的力量,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

②赏识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勇气,使其创造不凡的业绩。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一番交谈后,林则徐被左宗棠的学识志向所折服,将他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福建后,林则徐又向咸丰帝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林则徐的赏识,使左宗棠勇气大增,主动出山入仕,屡立奇功,一展抱负。

③赏识可以转变一个人的方向,使其走上正确的轨道。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巧妙。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竞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酒店的大老板了!

④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自己迈上崭新的阶梯。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赏识。我们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伏尔泰说:“人性中有一种共同心理,就是对于被人赏识的渴望。”同样,善于赏识人是一种宝贵的美德,自我赏识也是一种睿智的表现。一个欣赏,或许会挖掘出一个人的潜能;一句赞扬,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肯定,可能会激励出一个天才出世。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4.除了文中提到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有被赏识或自我赏识的经历,请选择一件事分享出来。
2024-03-24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