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9761769
【材料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材料二】
诗歌内容画线句释义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完成下面词语归类卡。
时间词卡
一会儿
时间词:顷刻、少时、①______
(用原文词语填写)
一词多义卡

例句1:意与日去。曰:岁月
例句2:吾日三省吾身。曰:②______
例句3:寒雪日内集。曰:日子、天
语境义卡
儿女
释义:子女,这里泛指③______
(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
句子翻译相同点
撒盐空中差可拟①______写作对象:③______
未若柳絮因风起②______修辞方法:④______
(3)材料二中哪一个画线句与“柳絮因风起”的情形更相似?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诗歌鉴赏 日常生活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丙】

满井游记·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注解:①鹄(hú):俗名天鹅。②靧(huì):洗脸。③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一说马鬃,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④罍(léi):这里指端着酒杯。⑤蹇(jiǎn)这里指骑驴。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略无处【阙:同“缺”,空隙、缺口】B.夏水襄【襄:漫上】
C.虽乘御风【奔:飞奔的马】D.林寒涧【肃:严肃】
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春冬时/山川
B.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C.素湍绿潭/险躁不能治性
D.间千二百里/飞漱
3.选出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由蜀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不舍。
D.全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表达了思乡之情。
4.选出下列对《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     
A.第一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在俯仰之间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
B.第二段“或王命急宣”一句感念平民百姓的卑微,更抨击了封建皇权的残忍。
C.第三段“清荣峻茂”一句用词精炼,状写四种景物,各具特色,道出了心境。
D.第四段“哀转久绝”一句借回声长突出峡谷长,又渲染了秋天凄清寒凉之气。
5.选出下列对《满井游记》理解正确的一项(     
A.堤岸两边高大的柳树,成行成排,像飞出去的天鹅。
B.山峦被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得仿佛刚被擦过一样。
C.风力虽然还不是很强,但空着手走路也会汗流浃背。
D.郊田的春天已经到来,居住在城里的人不是不知道。
6.请用“/”给《满井游记》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22-11-07更新 | 7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文章《马说》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2)课文《马说》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

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软,自古皆已然。


【注】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ǎn。
(3)你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成为“千里马”?
2023-05-29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甲]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白居易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矜(     )            ②但微(     )
③伐烧炭南山中(     )          驾炭车辗冰辙(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我酌油知之。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下列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略写了陈尧咨射箭,详写了卖油翁酌油。
B.甲文中的“汝亦知射乎?”表现了陈尧咨诚恳相问的态度。
C.乙诗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D.乙诗中“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了卖炭翁既百般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4.甲文中卖油老人借“酌油”的表演,向康肃公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诗中卖炭老人“卖炭”只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可以用原句回答),可是“千余斤”炭最终被黄衣使者掠夺,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甲文、乙诗均运用了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中一句的作用。
2023-07-21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