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7 题号:19763260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九十岁曰耄。
C.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也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提示等组成。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他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以及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回国的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这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就是文章的线索。
B.《老山界》这篇小说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D.《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2016-12-08更新 | 66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B.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
C.本文以朴实而幽默的文笔,如实地记叙了马克·吐温登欧洲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的经过。
D.文章对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及车夫朋友的言行举止的描绘,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
2018-06-14更新 | 646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此书作者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C.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醉翁”。又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故又号“六一居士”。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也是一种文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亦可指“托物言志”。
2022-07-17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