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197820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新官上任

李景文

①夏冰有晨练的习惯。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②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自来水管道是否爆裂?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③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激昂,银装素裹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④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埋头玩手机。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带锻炼呢。

⑤你是谁呀?有这么说话的?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⑥我是新来的……

⑦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

⑧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

⑨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⑩好,都把雪铲了。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

他说要跟您报到。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哦,是小夏。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是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脱的。尚主任撇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摔坏了没有?要不要更换?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

你……教训我?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

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问得了吗?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做CT,三处骨折。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

1.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⑱段画线的句子。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4.说说你对这篇小说的主题的理解。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厕中成佛

【日】川端康成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岚山的一个春天…

京都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她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来到这山野观赏樱花。

“对不起,借用一下洗手间好吗?”

京都的女游客在肮脏的农家门口,羞红着脸,微微欠欠身子说了一句,绕到屋后,上了一间又旧又脏的小茅厕……

看见京都仕女的这副窘态,贫苦农民八兵卫便动脑筋,修盖了一间干净的厕所,挂上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几个黑油油的字:

租用厕所一次三文

赏花季节,游客拥挤,出租厕所非常成功,转眼间出租者发了大财。村里有个人忌妒八兵卫,对妻子说:

“近来八兵卫出租厕所,转眼间就赚了一笔钱。今年春上,俺们也盖一间出租,要赚得比八兵卫还多,怎么样?”

“这个主意不好。即使俺们的出租厕所盖好了,可八兵卫是老字号,人家有老主顾。俺们是新字号,游客不光顾,岂不是鸡飞蛋打,穷上加穷吗?……”

“胡扯什么呀。这回,俺所设想的厕所,不像八兵卫的那样肮脏。听说近来京城时兴茶道,俺打算盖个茶室式的厕所。首先是,四根柱子用吉野圆木不够气派,要用北山的杉木,天花板用香蒲草,钉上水蛭形钉子,悬挂上吊锅的锁链替代使劲时候用的绳索。这主意不错吧。窗户开落地窗,踏板用榉树的如轮木,便池前挡用萨摩杉。便池四周涂黑漆,墙壁涂二遍油漆,门户用白竹夹扁柏制成的长薄板,房顶用杉树皮葺成,再用青竹子压住,系上蕨草绳,修成大和式。放鞋的石板用鞍马石做,旁边围上栽有青竹子的方眼篱笆,洗手盆用桥桩式的,装饰用的松树也配以多姿的赤松。不论哪个流派,诸如千家、远州、有乐、逸见的精华,都兼收并蓄……”

妻子听呆了。“那么,租费多少呢?”

经过一番艰苦的筹划,总算赶在赏樱时节之前把漂亮的厕所修建好了,连告示牌也是拜托和尚制作,是中国式的,非常庄雅。

租用厕所一次八文

就算是京都仕女,也觉得过分奢侈,钦佩之余,望而却步。你瞧见了吗?妻子敲着榻榻米说。

“我早就叫你别盖,搭了这么多本钱,结局可怎么得了啊!”

“不要唠叨嘛。明儿只要到客人那儿去转一圈,保证光顾的人会像蚂蚁成群而来。我明儿要早起,给我准备好盒饭。只要转上一圈。保你一定门庭若市。”

丈夫非常沉着。可是第二天,他比平时都贪睡早觉,上午10点才醒过来,一把将后衣襟掖在腰带里,把饭盒挂在脖颈上,带着几分哀伤的神情,回头冲着妻子带笑地说:

“孩子他娘,俺这辈子所作所为,你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我傻瓜,说我做梦、做梦的。今天要让你瞧瞧,俺只要到客人中转上一圈,保你顾客车马盈门呀。粪缸满罗,你就挂上个暂停用的牌子,拜托邻居次郎兵卫挑走一担两担的。”

妻子纳闷。丈夫说到客人那里转转,是不是到京城去游说,宣传出租厕所呢?她一筹莫展的当儿,一个姑娘往钱箱里投放了八文钱,租用了厕所。尔后进进出出的,租用的客人源源不断。妻子十分惊异,瞪大眼珠子看守着。不久,挂上暂停使用的牌子,忙着要把粪便挑走……终于到了傍黑时分,厕所租金达八贯之多,粪便挑走了五担。

“莫非俺家老头子是文殊菩萨转世?真的,他所说的梦一般的事有生以来头一次变成了现实。”喜形于色的妻子买来了酒在等待着丈夫,不料哀伤地抬回来的竟是他的尸体。

“他长时间蹲在八兵卫家的厕所里,可能是被臭气熏死的。”

A

丈夫走出家门以后,立即缴付三文,走进了八兵卫家的厕所里,从里面上了锁,有人想推门进去,他就“咳、咳”地佯装咳嗽,连声音都咳嘶哑了。春天白日长,他蹲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B


1.这篇小说很有意思,第一个发财致富的农民叫“八兵卫”,而主人公却没有名字,只是说“村里有个人”,请谈谈作者这样命名的用意。
2.下面两段话,请选择一段,放在文中恰当的位置,并阐明理由。
京都人听了这个故事,议论纷纷:
“真是风流人物的沦落啊!”
“他是天下第一的茶道师啊!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的成年人自杀啊!”
“厕中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众人异口同声地称赞不绝。
人们听了这个事情,议论纷纷: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的成年人自杀啊!”
“他是天下第一的茶道师啊!”
“真是风流人物的沦落啊!”
“厕中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

(甲)(乙)
3.你觉得到底谁应该为主人公的死负责?请联系全文分析。
4.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这引发了你对“金钱”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这篇小说及名著阅读中至少一则材料,或下列材料中的一则简要阐述。
A.《我的叔叔于勒》B.《范进中举》
C.《故乡》D.《孤独之旅》
2019-05-11更新 | 2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 ________________,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____________________,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
3.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提示:可以从文章内容、主题思想等角度去阐述)
2019-12-21更新 | 2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两张纸条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

坐在沙发上,还自顾自絮叨起米。

当我听见“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一个人也没有,他却制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于是,我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说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等检查单拿蛤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我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不停地抱怨母亲,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用命令的语气对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克里摸来摸去。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娟,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

出院后一天,我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训地站在我家门前。木等我开口,母亲急慌着把他让进屋里。

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出了点事,一直脱不开身……

我明白了,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打圆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悠走后,我不放心,悄悄跟着,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他说,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没好气地说,又来一张没用的纸条?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换了新号。

说完,他一癀一拐地走向书来,准备蛤我打欠条。他注意到,我有意无意看着他不太自然的走姿,于是,提起裤脚,坦然地说,两条假腿,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选自赛博中学金银花李传鹏《小小说月刊》),有删节)

1.文章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五次变化,请根据示例进行概括。
(1)冷淡 (2)_________(3)______(4)________ (5)纠结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
3.从全文看,以“两张纸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省略号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将情节补充完整,你认为“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8-07-26更新 | 7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