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9825303
请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麦收

(1)午后的太阳火辣辣地炽烤着刚刚收割过的麦田,也因为刚下过雨,热气蒸腾,隔着车玻璃仍感受到滚烫的热浪。

(2)推门进院,只见母亲背对着大门,盘腿席地坐在院子里,用棒槌一下紧着一下捶打着一堆麦穗。短袖衫湿漉漉地紧贴在后背上,脖子上晶亮的汗珠一道道往衣领里钻,头上的白毛巾落满了厚厚的麦灰尘土。母亲捶打几下就用棒槌再搅腾搅腾,麦子就杂着麦糠落下来了,而院子里也沸腾起阵阵麦尘。

(3)“哪来的麦呀?咱不是没种地吗?”我有点气急而心痛。

(4)“我下地拾的。”母亲回过头,声音怯怯的,她就怕儿女责怪她。母亲的脸红通通的,皱纹里填杂着汗水麦锈的混合物。

(5)“现在都是大型收割机收麦,地里咋还会有麦穗?”我拉起母亲的右胳膊,手腕内侧一条两寸长的伤疤触目惊心,摸上去硬硬的,似乎能摸到里面埋着的钢板。我的泪在眼眶里打转。

(6)母亲抽回手扭身摘下院子里种的顶花带刺的黄瓜给我,说:“今年的干热风连刮了几天,收割机就碰落 了好多麦穗头,还有地头边界收割机拐弯碾压掉的也可多,我闲着难受,就去拾了。”

(7)“你腰不疼了?你胳膊不疼了?你血压不高了?钢板动了咋弄?”我连珠炮似的诘问。

(8)“我血压真不高,昨儿还量的,我腰腿哪儿都不疼。”母亲安抚似的笑了。她站起来直了直腰,三寸长的伤疤顺着腰椎在汗湿的衫子里若隐若现,唯恐我不相信,她又跺了跺脚,嘴里重复着说:“哪都不疼,哪都不疼,真的不疼……”

(9)我苦笑了一下。母亲去洗脸了,吃着鲜嫩黄瓜的我陷入了沉思。

(10)去年的五一,一辈子连头疼脑热都极少有的母亲骑三轮车拐弯太猛摔到了路边沟里,手腕骨折,腰椎骨折。近七十岁的年龄做了大手术,手腕、腰椎都被植入了钢钉、钢板。医生嘱咐她必须卧床休息三个月,以后也不能干重活了。一辈子闲不住的母亲精神一下子垮了,躺在床上总觉得自己成了废人,天天长吁短叹暗暗垂泪。在一大家人的照顾安抚下总算能下地走路了,可她自从两脚挨了地就再也不愿意闲着,就是用一只手也要抢着洗碗擦桌子,不让干还生气。在儿女的强烈坚持下,她才极不情愿地把家里的地承包给他人种了。

(11)陪着母亲说了一会儿话,看到邻居纷纷下地,她就有点坐不住了,开始催我走。看我没有想走的意思,只好对我说,她着急去地里拾麦,又怕我不让去。“这还热着呢,你晚会儿再去吧?”我央求她。“真的不热,地里有风。你看人家都忙着种玉米种芝麻种豆子,麦穗都没人拾,如果再下雨就该发芽了,多可惜呀。”

(12)我无言以对,就说,我和你一起去吧。母亲推我进屋死活都不让我跟她下地。她胳膊下夹起一个旧化肥袋,又灌上一壶凉开水,就把她胖胖的身体投入到热辣辣的阳光里了。走了几步,回头告诉刚午睡起来 的父亲,过一两个小时开着三轮车顺着东地去找她,她把麦穗放到车里还能再多拾会儿。

(13)帮着父亲把院子里的麦糠麦子用簸箕分离簸净,他叫我撑开窗台下的化肥袋把麦子倒进去,我看到已有满满一袋了,这可都是一穗一穗拾起来的啊。父亲说,人家下地我和你娘也下地,别人忙着收种,我俩就拾麦。谁能想象得到,父亲是一个月前因消化道出血还住在重症监护室里被医生下过病危通知书的人呢? 唉,这两个闲不住的人啊!父亲说,年老了觉少,闲着更睡不着,这几天天天下地,晚上倒床上就睡着了。我无奈地笑了。

(14)想起我小时候,清早四五点,母亲就把我们几个大点的儿女从睡梦中扯起来下地。那时候是用手割麦,收种时间扯得特别长,农民得和天气抢粮食。我们挎着比自己还大的竹篮子去拾麦,还比赛看谁的篮子先拾满呢。母亲说,人勤地不懒,地懒人没饭。

(15)看到侄女在屋里写作业,我问她奶奶这几天下地让你跟她拾麦不,侄女说,奶奶不让我跟她去地里,说太热了,叫我在家好好看书学习。我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呵呵笑了。

(作者:张艳伶   来源:《周口日报》2020-05-29)

1.这篇作品的标题很值得品析,请你回答:为什么要在“麦收”前面加上“母亲的”?母亲的麦收其实代表着她怎样的品行?
2.如果让你感情诵读,第(7)段画线的句子你将用什么语气读呢?谈一谈你的理由。
3.从记叙的顺序角度来看,第(10)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本文后,怡宝同学写了“阅读感悟”:文中写母亲 “胳膊下夹起一个旧化肥袋,又灌上一壶凉开水,就把她胖胖的身体投入到热辣辣的阳光里了”;《背影》中写父亲“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都是描写肥胖的身影,季节不同,动作不同,却同样的叩动我们内心。请你谈一谈怎样不同的季节和动作?又分别在哪一点上叩动我们内心?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市,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者,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着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D


2.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0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4.选文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了母亲对父亲的温柔体贴。
5.选文第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2022-10-31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家风代代传》回答小题。

家风代代传

⑴家风是什么?简单点说,家风就是优秀品质在一个家族中的传承,是整个家族的共同信仰。从古至今,好的家风为世人所赞颂,对一个家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⑵在爷爷身上,家风就是

⑶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和庄稼地打交道。每一天,天空还星光闪烁时,爷爷就已经扛着锄头,戴着草帽,背着水壶下地了。直到晚霞映红天空时,他才汗流浃背地回到家。爷爷说:“种地,就要不怕吃苦,勤于耕耘。”

⑷生活中的爷爷非常朴素,每次吃饭时,看见有饭粒掉在餐桌上,爷爷就会捡起来吃掉,并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每当衣服有破洞时,爷爷都舍不得扔掉,用针线缝补后继续穿,他总是教育我们:“衣服只是破了,没有坏,扔掉多浪费。”

⑸而爷爷的善良则体现在帮助陌生人上。有一次,爷爷从工地回来的路上,看见烈日炎炎下,一个环卫工人累得口干舌燥。他赶忙去路边的商店买了一瓶水送给他。而再累再热,爷爷从来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一瓶水喝。

⑹在爸爸身上,家风就是

⑺最近几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少了很多,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一天晚上,邻居刘奶奶突然生病了,她的儿子在远方打工,便第一时间打电话向爸爸求助。爸爸听说后,连夜冒着瓢泼大雨赶回老家,及时将刘奶奶送往医院,挽救了她的生命。忙完后,爸爸连一口水都没喝,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

⑻自从妹妹出生后,家里多了一张嘴吃饭,妈妈既照顾年幼的妹妹,又要照料年迈的奶奶,所有的赚钱养家重担全都压在了爸爸一个人肩上,爸爸一直任劳任怨,默默承担。看到爸爸一脸疲惫地回到家,我心疼地问:“爸爸,您一定很累吧?”爸却笑着回答:“我不累,只要家人过得幸福,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⑼爸爸的工作比较特殊,需要经常上夜班。但是每当有同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爸爸就会主动说:“我和你换夜班吧,你先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工作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为此,爸爸在公司里的人缘非常好,大家都对他交口称赞,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⑽在爷爷和爸爸的耳濡目染下,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中,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⑾学习上,曾经的我偏科很严重,英语成绩比较好,数学成绩特别差,而同桌和我恰恰相反。于是,我和同桌组建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对方的短处,我帮他补习英语,他帮我提升数学。我们互相学习,彼此鼓励,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⑿生活中,曾经的我花钱大手大脚,做事粗心大意,还经常闯祸,让爸爸妈妈非常头疼。但自从有了妹妹之后,我开始变得勤俭节约、细心、懂事,因为我要给妹妹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也开始懂得感恩,知道爸爸挣钱的艰辛和不易,会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⒀这就是爷爷、爸爸和我三代人的家风故事,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更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一定会把家风传承下去!

(选自《美文》2019年第24期)

1.为文章⑵⑹段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写在下面。

在爷爷身上,家风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爸爸身上,家风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每一天,天空还星光闪烁时,爷爷就已经扛着锄头,戴着草帽,背着水壶下地了。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述最后一段的作用。
4.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50字左右)
2020-06-29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筑窝

李汉荣

①春天里,我家来了一对燕子,妈妈说,它们是夫妻,要在我家过日子;养孩子。

②堂屋里的屋梁上,已有两个燕窝,住着两对燕子,它们是去年就住下的老夫妻了。一到春天,它们又从南方返回来了。我当时不太懂南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要跑那么远去南方。爹爹说,南方暖和,北方冷。燕子冬天去南方过冬,到春天又返回我们这里。

③爹爹说,来我们家的燕子,无论新的老的,都是我们的亲戚,我们要爱惜。

④新来的这对燕子,发现堂屋已有燕子居住,就在门外的屋檐下筑窝。

⑤它们一趟趟从田野里衔来湿泥,泥里还带着一些枯叶和细碎草秸。爹爹说,泥里带点草秸,才容易黏合,修的房子才凝固得结实,娃娃你看,燕子没上过学没念过书都这么聪明,你们学生娃可要好好学习哦。

⑥它们的工程进行得很不容易。因为没有施工图。常常要返工。有时,好像是地基铺得太宽,不符合紧凑、安全和保暖原理,它们就收紧了地基的尺寸重新施工。原来的地基就作度了;有时,好像房屋的弧度过于弯曲,不够流畅,不方便出入。不利于通风,也不符合建筑美学和以后新生儿的护理学。它们就倒悬着或斜倚着身子,伏在建筑工地上,一口口地啄啊掰啊抹啊,就像我们伏在课桌上一笔一画修改作业。

⑦连续好多天,燕子夫妻白天抓紧施工,晚上却不见了。它们晚上住哪里呢?

⑧其实,堂屋的屋梁上,或我家的任何一间屋子。我们都是乐意接待它们过夜的。但是,燕子好像有自己的心事和处事的伦理,它们不愿打扰另外两对年长的燕子。也不愿意改变主人家的生活秩序。它们好像遵守着世代相传的道德禁忌:不能因为它们的到来,给春天添麻烦,给主人添麻烦。相反,它们要努力做到。因为它们的到来,春天欢喜,主人也欢喜。

⑨那么,它们晚上住哪里呢?春天的夜里,天气还是很冷的。

⑩那天黄昏,天下着小雨,它们衔完最后一趟泥,向我们亲热地打了几声招呼,又飞走了。

⑪我追着它们的身影,飞快地跑出去,跑向原野,我终于看见它们了。它们并肩依偎着歇在电线上,它们在冰凉的却汹涌着电流的电线上,在夜晚的寒风中,有时就在雨水里,它们紧挨着羽毛相互取暖。露天过夜。

⑫吹拂着庄稼的夜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它们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品德和坚贞的爱情。

⑬我急忙回到家里,在门前菜地里挖了些湿泥,准备搭起梯子,帮助燕子筑巢,让它们尽早住进新窝。

⑭爹爹说:你娃真傻呀,燕子做的活你娃能做吗?鲁班能修宫殿,也修不了一个燕窝的。喜鹊窝只有喜鹊会修,蜂窝只有蜂儿会修。燕窝只有燕子会修。人家燕子筑窝,心里是揣着一张祖传的图纸的。你心里有那张图纸吗?

⑮爹的话我信。爹会一些简单的木工,他知道心里有一张图纸是多么重要。

⑯我觉得对不起燕子,在它们艰辛的时光,在这个泥泞的春天里,竟不能为它们帮一点忙。为春天帮一点忙。

⑰亲眼看着一趟趟衔泥忙碌的燕子,看着燕窝一点点渐渐成型,我心里满含着( )( ),也满含着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感、智慧、技艺的猜想和崇拜。

⑱它们的心里揣着怎样天长地久的心事?

⑲它们那儒雅的燕尾服后面,揣着怎样的图纸?

1.根据上文在段空格处填上两个合适词语。
2.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章第⑥段划线的句子。
4.爹爹说:“鲁班能修宫殿,也修不了一个燕窝的;喜鹊窝只有喜鹊会修,蜂窝只有蜂儿会修,燕窝只有燕子会修。人家燕子筑窝,心里是揣着一张祖传的图纸的。你心里有那张图纸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2-08-14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