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19938201
阅读下列语录,完成相应的任务。

好学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②识:记住。③厌:满足。④何有于我哉: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⑤女:通假字,你。⑥奚:为什么。⑦十室之邑:十户人家的地方。⑧君子:有德者。⑨正:匡正、端正。
1.孔子认为自己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_____________”一句与此意思相同。
2.尽管孔子平生言行皆谦虚谨慎,对自己的评价向来低调,唯独对自己“好学”这点十分自信,并引以为傲。从哪几则语录可以读出这一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孔子的“好学”对你有怎样的启迪?
22-23七年级上·广东清远·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论语》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以_______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l)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与朋友交而不乎?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请在原文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句子,并结合学习实际,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1)句子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05更新 | 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叶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丙】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注释】①篑:装土用的筐。
1.【甲】文选自《_________》一书:【乙】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丙】文中加点部分的“子”指的是_________。(填人名)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B.何苦而不                                           譬如
C.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亡
D.我之死                                               覆一篑
3.(1)【乙】诗标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动作描写来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
B.【乙】诗运用多个典故来表现作者不同的情感。
C.【丙】文运用鲜明对比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D.三篇作品都传递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观点。
5.【甲】【乙】两篇作品都强调了遇到困难或挫折,要有_________的精神;【甲】文中的愚公对移山的态度,和【丙】文中作者表达对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的态度是一致的,都告诉我们要有_______的精神。
2022-04-21更新 | 2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文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离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师襄子:春秋时鲁国的音乐家。②不进:不再学新的内容。③益:增加,加深。指可以学习新内容。④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⑤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⑥为人:作曲的人。⑦羊:通“洋”,远方。⑧《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古琴曲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好之者不如之者                                 (2)博学而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
3.甲文从学习态度、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谈论学习的,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4.阅读乙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甲文哪一则谈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的?(用原文回答)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体会。
2020-09-22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