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9938202
阅读文章《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完成下面五小题。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

凤凰

①他小学时在乡下读书,成绩很优秀,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然而,进了新的学校,他发现自己并不优秀,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前三名跌入三十几名,这让他非常自卑。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比他要高档得多,吃的也比他要好得多,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②他不跟同学们一起玩,大家也不喜欢与他玩。他不跟同学们交谈,同学们也不喜欢与他交谈。他孤单,他寂寞,他无奈,他伤心。上课,他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到他,他站起来,埋着头说不知道。老师很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③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不关心他,他的班主任就特别注意到他。班主任看到他一天比一天消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他曾是一个自信阳光的男孩。

④那是一个下午,那是一节班会课,班主任说今天的班会课举行一场比赛,书法比赛,优秀的同学,将会得到奖励。班主任此言一出,同学们纷纷响应,一个个拿出笔和本子,准备接受挑战。班主任指定一篇课文,就让大家抄写这篇课文。班主任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翻到了那篇课文动起了笔。班主任笑了。班主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班主任走到他身边说,写得好,我很喜欢你的字!这句话,让他心里非常舒坦。在这所新的学校,这是他听到的第一句表扬。是的,他的字写得好,在小学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这么说,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今天,他会写好字,让所有的同学刮目相看。以前,他上课不认真,但是这节课,他无比认真,他全神贯注,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让他无比兴奋,他想他的字肯定是班里最优秀的,他肯定会获奖。下课的时候,他将本子交给了班主任。然后,他期待着好消息。

⑤第二天一早,班主任就公布了书法比赛的结果,他果然是最优秀的,他是第一名。然后,班主任给他和前几名的同学发了笔记本。他的笔记本与众不同,最高档。班主任发完奖品后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说以后还会不定期举行比赛。下课的时候,班主任让他到办公室。他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班主任叫他干什么。跟在班主任后面进了办公室,班主任指着一张板凳对他说,你坐!看样子,班主任不是批评他,要是批评他,不会叫他坐,只会叫他站。他受宠若惊,坐了下来。

⑥班主任在他对面坐下,问他,你获得书法比赛第一名有什么感受?他笑着说,我高兴!班主任说,仅仅只是高兴吗?他说,还有,我很优秀!班主任笑着说,对,你很优秀!我知道,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同学们面前感到自卑,抬不起头来。从现在开始,你能自信了吗?他说,我不知道。班主任说,我知道,你来自农村,家里条件差,穿得不如大家,吃得不如大家,现在的学习也不如大家,心里很难受。他沉默了,原来这一切,班主任都了如指掌。班主任说,桃花春天开放,荷花夏天开放,菊花秋天开放,梅花冬天开放,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时候,每一朵花开放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春天。桃花开的时候,别的花不会自卑,它们默默地等待,因为它们知道,它们也会开放,也会灿烂,并不比别的花差劲。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是优秀的,都有自己的春天。你说是不是这样?他想了想,是这样,他点了头。班主任说,以后,你还自卑不?他说,不了!

⑦此后,他真的不再自卑,他抬头做人,他大大方方地与同学们交谈,高高兴兴地与同学们玩耍。因为自信,他的成绩一点点提高。因为自信,他的字越写越好。他越来越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所有的人都因为班里有他这样一位同学而感到骄傲。

⑧许多年之后,他成为一名老师,他还是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学生们纷纷效仿。

⑨面对今天的自己,他无比欣慰。他彻底地明白,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所以,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必自卑,都要自信阳光地生活。

1.选文第③段中说“他曾是一个自信阳光的男孩儿”,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同学们面前感到自卑,抬不起头来”中他的“自卑”表现在哪里?结合选文分析其原因。
3.请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4.文中的班主任是怎样一位老师?
5.说说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冯继芳的《一碗阳光》,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高云淡的秋日,妮儿喜欢趴在窗台上看云。天空的云总是很轻盈,它们飘呀飘的,不紧不慢,像老家后山坳里的羊群,这儿两只,那儿三只的,还喜欢聚堆。一团薄云被风推搡着,游移过来,悬在窗前。

妈妈快看,好大的棉花糖呀!妮儿指着窗前的棉花云兴奋地喊道。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看天,一团被风撕薄的云絮,悬在窗前,形状真的很像棉花糖。妮儿,想吃棉花糖了?妈妈的声音有些沙哑。昨天,妈妈从爸爸的单位回来后,嗓子就变成了这样。妮儿要想吃,妈妈明天去给你买。

不,我想吃爸爸买的棉花糖,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爸爸……妈妈给妮儿拽一拽扭曲的衣襟,转头看着铺满阳光的窗台。窗台的罐头瓶里插着几枝野菊花,一片半枯的叶子,落在一个粉色花纹的小碗里,被碗里的阳光包裹着。

妮儿,妈妈想跟你说件事。妈妈把头扭回来,脸上的疲倦掩饰不住。你爸爸,你爸爸他……”“妈妈,你也想爸爸,是吗?”“我……嗯。妈妈点点头。我就知道,你肯定也想爸爸。妮儿钻进妈妈的怀里,仰头去看妈妈的脸。

妮儿,你有理想吗?妈妈摸着妮儿的小脸,转移了话题。妈妈,我有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外交官?妈妈有点儿惊讶,没想到妮儿会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嗯。妮儿笑着点头。为什么想当外交官?”“外交官口才厉害呀,还能谈判。”“为什么要谈判呢?”“谈判能解决很多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呀,其实,我现在就特别想谈判。”“和谁谈判?”“和爸爸,还有……妮儿勾下身子去摸自己纤细的小腿。为什么要和爸爸谈判?妈妈的神情有些恍惚。我想和爸爸谈判,想让他早点儿回家。妮儿的身子重新坐直。

⑥妈妈咬着嘴唇没说话,扭头又去看窗台上的阳光。妮儿,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爸爸有事,回不来了……”“不,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他和我拉过钩,说执行完任务就回来,和我去阳光下,玩跳格子。妈妈听完,愣怔了几秒钟,才缓缓抬起手摸着妮儿的头轻声说:妮儿,既然你和爸爸拉过钩,他肯定记得,爸爸一定会回来的。妮儿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妈妈,你知道吗?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穿着警服,戴着大盖帽,开着直升机飞回来的。妈妈听完,突然站起身,踉跄着跑到外屋的厨房。

⑦妮儿在里屋问:妈妈,你怎么啦?”“妮儿,妈妈没事……妈妈的声音沙哑而低沉,还伴着压抑的哽咽。妈妈……妮儿趴着炕沿,探出身子。过了一会儿,妈妈揉着眼睛回到里屋。妮儿看着妈妈红红的眼睛,知道一定有大事发生,不然妈妈不会这么伤心。妮看着妈妈,乖巧地不再说话。后来,妮儿还是知道,爸爸在执行任务时失踪了。从那之后,妮儿就不再提棉花糖,即便心里再想吃棉花糖,妮儿也不提,妮儿害怕看到妈妈红红的眼睛。

⑧妮儿长大后,没能成为外交官,却成为一名专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妮儿喜欢绾着发髻,穿着粉色的碎花裙子,坐在窗前写作。妮儿还偏爱在文学作品里写父女情,每个慈祥的爸爸,都特别爱女儿。窗台的花瓶里插着几枝小雏菊,它们喜盈盈地开在阳光下,朝气蓬勃。窗台上那个粉花小碗,此时也盛满了阳光。

⑨这个小碗是妮儿五岁生日时爸爸送给妮儿的,自从爸爸执行任务牺牲后,这只小碗就一直搁在窗台上。每当阳光爬上窗台时,碗里就装上一些阳光,阳光爬得越高碗里的阳光也就越多。妮儿伸出双手,捧起那碗阳光,轻声说:爸爸,我已经不是那个敏感胆小的跛女孩儿了,虽没能在阳光下玩跳格子,却写过很多儿童故事,故事对孩子的童年,就像这碗阳光对我的童年,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

⑩有风吹来,窗边的窗帘随风摇摆,小碗里的阳光也跟着摇晃起来。

1.文中妮儿想爸爸的情节一直伴随着阳光,请结合文中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想吃爸爸买的棉花糖——______妈妈扭头又去看窗台上的阳光——______——用儿童故事寄托对爸爸的想念。
2.阅读第③段,品味划线句中加点词“包裹”的表达效果。
一片半枯的叶子,落在一个粉色花纹的小碗里,被碗里的阳光包裹着。
3.阅读第⑨段妮儿轻声说的话,展开想象,在段末为父亲续写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40字左右)
4.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矛盾冲突,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自命清高,酒客们却对他百般嘲笑”,本文中“妮儿渴望得到父爱的呵护,爸爸却不幸去世”。请你以本文为例,简析矛盾冲突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023-03-25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牛角山观茶

①我曾经伫立海边、江畔,品味海浪、江涛、帆影和飞雁的律动,也曾登上峰巅的云阁雾台,远眺群山的苍茫与日出的绚丽。这回,我在湘西古丈县牛角山上的观茶台,那片美丽神奇的古老苗寨茶园风景,让我久久不忍离去。

②初秋的一天上午,雨后阳光,明媚湿润,空气也变得柔软清新。我随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登上牛角山上的观茶台。凭栏远眺,那重重叠叠、如棋如格、错落有致散布在山峦的茶园,就像一块块碧玉,镶嵌在绿融融的山脊里,山坡上,山谷边,在太阳的照射下闪耀着翠绿的光芒,随山势铺展延伸。片片白云,犹如薄薄的银纱,悠悠飘向幽谷苗寨的木楼顶上。

③在山顶,我参观了整洁、明亮的茶叶加工厂。在这里,我看到一位极富经验的女茶艺师的制茶表演。只见她将一盘嫩得流翠的新鲜茶叶,倒入一口巨大的锅中,接着手掌朝下,快速将茶叶沿着锅底的边沿抓起,再翻过来,让茶叶如落英缤纷散回锅中。她的手不断地翻,越翻越快,越扬越高,越抛越开,然后又把茶叶捞起来。这一套加工工序称之为杀青、理条做型、揉捻、干燥。瞬间的操作,让我大开眼界。林语堂曾写道: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张源在《茶录》中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在这里,我感知到种茶、采茶、制茶人的平凡伟大,看到了世界上一颗透明的匠心。

④牛角山村原本是贫穷落后的特困村,龙献文提出牛角山要走茶叶发展之路时,乡亲们都犹豫了,他的牛脾气来了,一字一句说:你们不种,我一个人种。第二天,他就带着一家人上了山岗,将灌木丛生、荒芜已久的山坡开垦出来种茶。一年后,村上成立了牛角山茶业专业合作社,以农户土地、资金、劳力入股的方式发展茶叶产业。龙献文带领村民种茶,百姓们得到实惠,一天天富起来。村民说他带领大家致富牛气冲天,我忽然发现他的卷发黑得发亮,眼睛深邃明澈,讲话声音洪亮,真正像头牛。

⑤在牛角山村三天,我的心灵受到莫大震动。在这里,我欣赏到了山水田园的妩媚风姿。古老村庄到处洋溢着青春笑颜,那山上的绿色茶园,山腰的综合养殖场,山脚的苗寨旅游中心,处处人潮涌动,处处充满欢歌笑语。曾经贫困的牛角山村,在龙献文和党支部带领下,那些曾经不被人重视的苗药、银饰、茶叶,都成了牛角村致富的香饽饽,牛角村新一代的农民正描绘着明天的诗意与远方。

⑥眼前的牛角山会时刻提醒你,牛角山的春天,就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和金色阳光里,在共同的梦想和奋斗的汗水里,在满山满坡的绿色茶园和沁人心脾的芬芳里,在山间的晨雾和晶莹的露珠里,在绚丽彩虹和苗族姑娘的歌声里,在山寨擂响的奋进鼓点和乡亲们甜蜜的微笑里……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在牛角山的感受为行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
B.第③段引用林语堂及张源的话语主要是为了增添文学色彩。
C.文章结尾排比句富有气势,表达作者对牛角山村的赞美之情。
D.龙献文努力改变特困村现状的举动,体现了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的责任担当。
2.文章第①段写“我”曾伫立海边、江畔,登临云阁雾台的感受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凭栏远眺,那重重叠叠、如棋如格、错落有致散布在山峦的茶园,就像一块块碧玉,镶嵌在绿融融的山脊里……(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只见她将一盘嫩得流翠的新鲜茶叶,倒入一口巨大的锅中,接着手掌朝下,快速将茶叶沿着锅底的边沿抓起,再翻过来,让茶叶如落英缤纷散回锅中。(赏析加点词语)
4.文中第④段“真正像头牛”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5.为何“我”的心灵受到莫大震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12-10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虫子同学

庞余亮

①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5日至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惊蛰节气宜读《昆虫记》。

②惊蛰至,雷声起。这雷声约等于小学校的上课钟声,可能怕懒虫们睡懒觉睡得太久,忘记上学了,我们的雷公校长就果断敲响了闲置已久的漆红大鼓。鼓声隆隆,称之为。懒虫们听到了,惊醒了,所以叫惊蛰:春雷一声动,遍地起爬虫

③除了人为的破坏,大自然的考验也很残酷。我看过一份资料,到了惊蛰时节,听到雷公校长的鼓声,能继续上学的,最多七成。如果冬天太寒冷,那只有五成能活到第二年春天。

④但是,惊蛰时节,最先醒过来的虫子是哪个?有人说字下面的长虫,即蛇同学。也有不同意见,为什么不是蜈蚣同学?蚯蚓同学?青蛙同学?或者,蚂蚁同学?要知道,这些睡懒觉的同学都在等待雷公校长的鼓声哦。

⑤蛇同学,越冬常常因陋就简,随便将就。我曾在老屋的墙缝里摸到一排蛇蛋。如子弹样的椭圆形的白壳蛇蛋,并排粘在一起,我记得是四枚,我在众伙伴的怂恿下打开了蛇蛋,有蛋清也有蛋黄,蛋黄里已有小蚯蚓一样的幼蛇。这是冬眠前的蛇生下来的。

⑥相比蛇同学的粗心,蜈蚣同学准备更充分。蜈蚣们会钻洞,钻得很深很深,钻到寒冷无法侵入的深度,有时候,能钻到一米深的地方、不吃,不喝,不动,如此沉睡的时候,蜈蚣最怕的是公鸡。公鸡是蜈蚣的天敌,它们的利爪总是在旷野里扒拉。如果蜈蚣冬眠的地点太浅,正好是公鸡的食物。蜈蚣为五毒之一,为什么公鸡不惧怕蜈蚣?

⑦父亲说,蜈蚣和公鸡是死仇。为什么?父亲说不出原因,就像他说不清他如此地辛苦劳作,却依旧喂不饱他饥饿的子女们。

⑧蚯蚓同学与蜈蚣同学类似,它们的冬眠常常会遭遇钓鱼人的暴力拆迁,很多钓鱼人,在那么寒冷的冬天,将浮到水面上晒太阳的鱼钓上来,总觉得有乘人之危的味道。

⑨我和朋友讨论过这事,还没说到蚯蚓们的委屈,朋友就说这世上从来都是田鸡(青蛙)要命蛇要饱,朋友这话用学术语言翻译就是丛林法则,可凭什么,不让冬眠的蚯蚓们等到雷公校长的鼓声?!

⑩作为歌唱家和捕虫专家的两栖界的青蛙和癞蛤蟆,它们冬眠时会异常安静。在我家石头台阶下,我发现过扁成一张纸的癞蛤蟆,真成了张薄薄的癞蛤蟆纸!它们把喉咙里的歌声也压扁了吗?它们的骨头呢?它们的内脏呢?后来学到蛰伏这个词,我一下想到了这张扁成纸的癞蛤蟆;最低的生活标准,最艰难的坚持,还有沉默中的苦熬!

⑪有精品房的蚂蚁们越冬准备超过了人类。在入冬之前,它们先运草种,再搬运蚜虫、灰蝶等的幼虫,请这些客人到蚁巢内过冬。但它们的友情不是无私的,而是实用的,蚂蚁们将这些客人的排泄物作为越冬的食物。等到贮藏的食物吃得差不多了,雷公校长的鼓声就该响了。

⑫但如此精心如此努力的蚂蚁们,如果遇到我们手中的樟脑丸,如果碰上了我们淘气的一泡尿,它们会立即被淘汰,没有惊呼,也没有叹息,连一声悼念都没有。

⑬生存不易,梦想更不易,都得好好惜生。

⑭春雷响了,正好九九、九九那个艳阳天啊,那久违的温暖总会使所有越过冬天的众生感慨不已,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上课的铃声要响了,众生们背负着自己的命运奔跑着去学校。春耕季节来了,父亲说,没有闲时了。

⑮是啊,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没有闲时忧伤了,也没有闲时快乐了。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恍惚之间,这世间最忙碌的虫子,是在这块土地上过日子的人

(选自《视野》,2023年2期)

1.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动物越冬方式
因陋就简,随便将就。
蜈蚣
青蛙、癞蛤蟆
蚂蚁
2.文章用“虫同学”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3.品读第⑩段画线句子,联系具体语境,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说最后两段与主要内容无关,应该删去。请谈谈你的观点。
2023-06-0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