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7 题号:1993906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历史剧《屈原》塑造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斗争精神的形象一屈原。
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水浒传》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B.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C.王司徒巧设连环计D.吴用智取生辰纲
2014-05-21更新 | 828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     
A.以水为线,巧写风光。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变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同写水清,方法各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写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写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质朴炽热的爱情诗,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通过描写“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如愿以偿的愉悦。
D.借助海水,凸显形象。《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课文通过描写大海、乌云、狂风烘托出海燕无畏的形象。
2021-05-26更新 | 539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善于运用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冷峻的白描手法、对比手法增强讽刺效果,据此塑造的反面典型人物有胡屠户、范进、严监生、虞育德等。
B.《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作品主要描写了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C.《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追捕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D.《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因为没有学费被迫回乡,并一直被轻视、排斥和伤害,但他为人孤傲、正直,不满黑暗社会,积极投身革命,最后和徐锡麟、秋瑾一起被杀害。
2024-05-24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