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002185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炊烟从未散去

①前些天,同事小定挂职锻炼期满,将回归自己的班组。按照惯例,部门要举行一次欢送活动。有同事提出组织郊游,建议去我爱人的老家,晚饭就在土灶上烧咸肉菜饭、肉皮汤吃。我扫兴地说:“老宅早已出租,还是另选别处吧。”那位提议的同事便感慨道:“现如今,乡下的土灶成了稀罕物,炊烟已难见了。”

②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炊烟,想起了故乡。这思虑如一支笔,笔尖划过生我养我的那处水乡,划过屋前那条小河,笔头滴下的墨水在水面慢慢扩散、变幻,似缕缕炊烟。河边隐隐约约的,是我们兄弟仨小时候嬉闹的身影……笔轻轻一转,带我跳进了童年。

③小时候,农家的一日三餐是从炊烟开始的。黑色的瓦、黑色的烟囱之上,白色的炊烟陆续升起,在各自的天空飘浮不定。远眺村庄,各家各户的炊烟看似不分彼此,却各有各的味道。比如,阿小家的炊烟,散发着大米饭的谷香;彩珍家的炊烟,飘溢着咸肉菜饭的肉香;约弟家的炊烟是有声响的,掺和着煸煎带鱼时油锅的尖叫;而我家的炊烟里,常年夹杂着外婆翻炒青菜时的咳嗽声。渐渐地,炊烟也被人比较来比较去,炊烟与炊烟之间也分出了等级。

④我家穷,父亲是唯一的男劳力,却远去外地当兵了。家里全靠外婆和母亲两个妇女苦撑着,拉扯着我们弟兄三人。平时,我们能吃上白米饭和炒青菜已是伙食“天花板”了,哪来余钱割肉买鱼。

⑤有一次,为了能让我家的炊烟也飘出点荦腥味道,12岁的大哥带着我和三弟跳进屋前的小河里摸螺蛳,这一趟收获还不错。从未烧过饭、炒过菜的大哥想给外婆和母亲一个惊喜,指挥我与三弟在灶膛引柴烧火,自己则在灶前垫个小木凳,学着大人的样子煸炒起螺蛳来。

⑥想不到,端上饭桌的半脸盆红烧螺蛳一颗也没动。而母亲非但没有表扬我们,还臭骂了大哥一顿。外婆对我们说:“野生的螺蛳壳里全是泥沙,所以不可以一捉回来就炒来吃。先要放在清水中浸养一天,再剪掉螺尖,这样烧熟后才可以嘬出螺蛳肉,还要再在清水中浸养半天,才可以下锅。”

⑦后来,大哥还偷偷跟舅舅学“捉麦钓鱼”。天蒙蒙亮,大哥就起床了,背上鱼篓、抄起网兜,摸黑出门捉麦钓鱼。被他吵醒的我,也揉着睡眼紧随其后。

⑧麦钓是前一天夜里放在河里的。一根十来米长的细棉线,一头系着一根比毛笔长一点的细竹,细竹上放一粒蒸熟的喷香的麦粒,另一头系着一个贝壳,中间等距离系上七八个麦钓。把细木插在与水位相平的河岸后,再把有贝壳的一头抛向河当中,诱饵便随长线没入河中。最后用东洋草稍作伪装,便可静候鱼儿上钩了。

⑨大哥做了十几条短线麦钓,在村庄周围各处的小河里夜放晨收,每天都能捕到几条鲫鱼和鳊鱼。从此,我家不再总是飘出青色炊烟。

⑩最有意境的炊烟往往出现在傍晚。太阳落下去了,炊烟升起来了,那柱呛着稻草味的白色烟雾直冲上苍,与晚归的云朵遥相作揖

⑪而那些在浜滩头、垫沟桥、稻柴堆里捉着迷藏的村娃子,看到炊烟袅袅升起,就如同古代的将士看到了烽火台上的信号烟,争先恐后地奔跑着回家。

⑫我喜欢站在故乡的黄昏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⑬鸟儿归巢前不忘亲吻彩霞,羞红的村庄含情脉脉,炊烟也变得异常绚丽。我站在老屋的烟囱下,那柱连接着天与地的炊烟像一道醒目的分界线,把白天与黑夜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我就站在白天与黑夜的交接点。

⑭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一段炊烟的距离了。

⑮“现如今,早已难见炊烟。”同事的话把我从遥远的故乡拉回来。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更安全、更卫生、更便捷的煤气,炊烟也结束了持续千百年的历史使命,烟消云散了。

⑯但在我心里,故乡的炊烟从未散去。它时常升起在一个肉眼无法看见的地方,并悄然染白了我的头发。

(选自2023年2月12日《解放日报》)

1.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故乡的炊烟从未散去》。
2.选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加着重号的“天花板”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4.请自选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2)—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3.赏析下列句子
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4.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5.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其含义?
2018-12-26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1.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

生命阶段

含苞的梅花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特点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馨香弥漫,悠悠旋舞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
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出下文作者的抒情议论。
D.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4-02-05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父亲的隔年花

仲达明

①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②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③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④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⑤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⑥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⑦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A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⑧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⑨B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⑩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1.谈谈对题目“父亲的隔年花”的含义的理解。
2.文中画线的A、B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3.第(10)段“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文章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③段写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老师这种行为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