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2 题号:2009622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泥山

张謇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槛诗龛敞,蔬苔庙祝耘。

便期肩一䦆,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
1.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②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③宜:和顺、亲善。④蕡(fén):草木果实累累的样子。⑤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1.依据你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经》经常使用①__________________手法。《关雎》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雎鸠和鸣联想到②__________________;《桃夭》用盛开的桃花,比喻③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前六篇中,五篇是围绕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说明古人非常重视它。请你从两首诗中任选一篇,结合内容说一说在古人眼中什么样的女子是理想的伴侣。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哀筝。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对两首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是矛盾的。
B.【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都令人伤感不已。
C.【乙】词下片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
D.【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2020-04-25更新 | 13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这首词中“如梦令”是______;“春思”是________
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3.从整首词看,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2021-04-17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